广安友谊加德学校首届科技节落幕
科技是创新的课堂,也是梦想的舞台。近日,广安友谊加德学校小学部历时一个月的首届科技节落下帷幕。
据了解,首届科技节以“传承红色基因,编织科学梦想”为主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丰富多彩的活动、妙趣横生的实验、引人入胜的讲座、奇思妙想的小发明,都在同学们的心田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闭幕式现场设置了与本届节紧密相关的六个区域,共展出1-6年级学生自制的科技作品218件,作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多个学科。遍布现场的七十多块展架,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学科技、用科技的动手能力。
此次科技节,该校小学部师生全员参与其中,制作出了丰富的科创作品和各类科技展示作品,并进行智能化硬件编程,其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物理、化学、天文、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致敬!医院里的男“天使”
他们是白衣天使,配合医生救死扶伤,照顾病人。在国际护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把镜头对准那些坚守在一线的男护士,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感受男护士的风采。
早上九点多,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里,副护士长诸仁伟正在查看病人情况,并及时为病人更换输液瓶。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协助护士长完成病区管理工作,指导护士对病人的救治等。
因为从小都对医学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诸仁伟力排众议,考入医学院校,从事护理专业学习。
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渐接受,再到后来认同和肯定。从业十多年,诸仁伟在护理岗位上矜矜业业,不断精益求精。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诸仁伟作为广安市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在一线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上午十一点多,一台手术正在进行中,张继云作为护士也参与其中。大家各司其中、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高考时,因为专业调剂,张继云不得不到护理专业学习。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热爱,态度发生了大转变。
张继云告诉记者,平常每天都有一两台手术。最忙的时候,一天有五六台手术要做,从早上九点一直到工作到下午四五点,累并快乐着。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陆克蓉告诉记者,在各类医院护理队伍中,女护士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男护士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男护士的到来,给医院和科室带来了新气象和新变化。
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也让这些白衣天使们无法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他们依然要坚守在岗位,履职尽责。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让我们对这群白衣天使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对护士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提高对护理行业的关注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和认可护士的工作。让这份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把职业关爱落到实处。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同一节目时间在再会。
防灾减灾进社区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为切实做好全市共青团系统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青年志愿·守护生命”暨防灾减灾“六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在广安城南万新三街某居民楼,来自爱众燃气的志愿者们深入居民家中,用专业仪器检查燃气灶、热水器等设备是否存在漏气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志愿者们还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居民们普及安全用电防灾避险知识、安全用气常识和注意事项。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据了解,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市各级团组织积极策划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点位宣传、发倡议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六进”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每一个小家庭的平安,就是社区的平安,社会的平安。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要学会安全使用水电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细节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广安。
川渝“两江文脉·红色巴蜀”文艺采风团走进广安
同饮两江水,共话巴蜀情。5月11日至12日,川渝长江嘉陵江流域文艺联盟“两江文脉·红色巴蜀”文艺采风团走进广安。切身感受伟人故里的独特魅力,为文艺创作积累素材,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文艺精品,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在邓小平故里铜像广场前,文艺采风团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鞠躬,以表达对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无限缅怀之情。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和邓小平缅怀馆,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一张张带有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件件充满鲜明时代印记的文物,展现了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南征北战,留下光辉足迹。在和平建设年代,他百折不挠,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创性地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想并付诸实践,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文艺工作者们一边仔细聆听,一边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下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在武胜县嘉陵江畔,文艺工作者们登上游船,感受碧水蓝天、清风拂面。有感于嘉陵江的美景,文艺工作者当场高歌一曲,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全国罕有,蜀中一绝。在武胜县宝箴塞景区,文艺工作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饶有兴致地进行参观。宝箴塞始建于清末民初,是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其中所蕴含的沧桑岁月、风云变幻、军事谋略、民风民俗让大家为之叹服。
据了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挖掘长江、嘉陵江流域丰厚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浓墨重彩再现和反映四川重庆境内的红色文化,创作一批具有川渝地域特色和反映两江流域人文精神的文艺精品,经川渝“两江流域”文艺联盟17家成员单位协商,发起举办“两江文脉·红色巴蜀”文艺采风创作交流活动。
川渝一家亲,巴蜀千载情。在此,我们也希望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优势,把采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转化成文艺作品,展现川渝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记录时代,歌颂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