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专项工作高效开展、廉洁文化根基不断厚植、年轻干部监管更加有力、信访举报总量同比下降55.8%……今年上半年,前锋区纪检监察工作抓铁有痕、亮点纷呈,让前锋大地清风劲吹、正气充盈,书写了漂亮的“前锋答卷”。
突出“四字方针” 三大专项工作高效开展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析,为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近日,纪检干部刘中华上完“两专三兼”暨“纪检先锋大讲堂”课后表示。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纪委“三大专项”工作部署,前锋区纪委监委突出围绕“调、训、联、建”四字方针,着力在组织建设、能力提升、统筹协调、工作规范方面下功夫。举办“两专三兼”暨“纪检先锋大讲堂”,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今年上半年,前锋区纪委监委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从事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人员占比达69.6%,配齐镇(街道)“两专三兼”纪检监察干部45名,配备村级纪检委员122名,聘任片区纪检监督员26名、党风政风监督员171名;与广安经开区纪工委持续深化“区区协作联动”,开展交叉检查2次,移交问题线索24件;累计举办“两专三兼”暨“纪检先锋大讲堂”12期,参与纪检监察干部达690人次,抽调选派15名“两专三兼”干部到省、市、区纪委监委跟案学习。
创新“三项监督” 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我们依据高河村项目多、资金大等情况,明确作为提级监督重点村之一,探索开展驻点监督。驻点监督工作组由镇纪委副书记任组长,配备1名纪委委员、1名片区监督员、1名村纪检委员、2名党风政风监督员,每月开展2次集中监督检查。”观阁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生刚介绍,今年5月,观阁镇纪委将全镇分为优质粮油、场镇发展、农旅产业3大片区,创新开展分片监督、驻点监督、专项监督“三项监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以高河村为例,该村还通过拓展公开方式、厚植廉洁根基两大抓手,高标准打造“清廉乡村”。一方面实施“两优化五公开”,即电视公开、公示栏、“大良田园”公众号、“一村一微”、田园广播等“五大公开”方式,传达上级方针政策、讲好廉洁文化故事、涵养清朗之风;另一方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挖掘提炼本土历史文化名人、廉吏吴伯通的廉洁文化基因,通过廉洁文化走廊、廉洁文化石雕、本土家风家训、廉洁文化故事等载体,打造寓廉于景、廉景相融的清廉村居,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事实上,为更好接受群众监督,今年4月,前锋区还在全市率先建成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并投入使用,其业务覆盖全区12个镇(街道)148个村(社区)12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截至目前,该区中心镇、村(涉农社区)线上支付完成率达100%,目前暂居全市第一。
探索“四步方法” 助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为助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今年以来,前锋区纪委监委坚持守正创新、先试先行,探索开展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专项行动,其“5537”工作法获得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推广全市借鉴。
“5537”工作法即开展5项教育、做实5项监督、建立3项制度、落实7项措施,帮助年轻干部系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每一步方法都是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不同的具体措施,如“5项教育”是针对年轻干部思想教育问题,通过“好风传家”、警示教育、普纪普法、交流体会、回访评估等五项教育措施,拧紧思想“总开关”。
今年上半年,该区组织165名新提拔区管年轻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家道》《贪欲之殇》,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921份,发放《基层干部微腐败》警示读本1500本,组织年轻干部238人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98人次旁听法院庭审,对17名年轻干部进行回访教育评估,年轻干部纪法红线意识进一步增强。
建功立业新时代,破浪扬帆正当时。在新的赶考路上,前锋区纪委监委机关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忠诚尽职、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实际行动为前锋奋起“二次创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