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天府十年⑥:绿满巴蜀 美润四川

来源:四川观察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今天是世界动物日,呵护生灵、守护共同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奋力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章。

说到美丽四川,“推窗看雪山”,是近年来最流行的新注脚。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正跨越历史长河,定格天府之国。

2017年夏天,成都摄影师嘉楠发布作品《雪山长卷》,由32张照片拼接而成。这是他的镜头穿越城市森林,拍到的97座高海拔山峰。

快门之外,有人则忙着从海量信息中探索雪山“密码”。打开“成都数智大气系统”的雪山指数预测页面,这些蓝色小方格就能告诉你,一天里的什么时间、哪些地方能够看见雪山。

成都市生态环境数智治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周佳:看雪山侧面体现了空气的通透程度,我们整个系统依托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共享、分析应用,能预判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十年久久为功,蓝天尽露欢颜。四川把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和川东北地区作为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主战场,2021年,全省空气PM2.5较2015年下降24.6%,优良天数率上升4.3%,成都市遥望雪山次数也从2015年的16次增加到75次。

美丽四川,与蓝天映衬的,是一泓碧水。这里是长江入境泸州后的一级支流——清溪河。从曾经的水质恶化、岸线破败,到今天的鱼游浅底、绿草成荫。变化来自2013年,当地展开的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经过4年治理,清溪河流域年保水量比治理前增加18.6万立方米,打造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田酒地”。四川省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实至名归。

泸州市纳溪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卫铭琦: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以上标准,“花田酒地”(项目)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

而在四川水治理的另一大战场——沱江流域,通过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脓疮恶疾”,目前已实现干流全面达标。

在沱江之滨的自贡富顺,自2017年起对86公里河道展开全覆盖排查整治,全面实行砂石禁采,新增河岸水系绿化4800亩。“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用十年时间,四川让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总基调发生质的转变。

2021年,四川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343个,水质优良率94.8%,全省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全省水环境质量创10年来最好水平。

美丽四川,还需“一方净土”。2014年,《四川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情况不容乐观:全省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28.7%,但在多年有序治理下,改变已然发生。

在德阳什邡,发达的磷化工产业是这里的骄傲,但绵延数公里的副产品磷石膏,也是侵蚀土壤的源头。2017年起,德阳什邡打响新时代“愚公移山”式治污攻坚战,最终实现了磷石膏分层安全堆放,让灰色记忆化作绿色梯田,促进后期综合利用。

泰山石膏(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涛:我们每年消化四十万吨磷石膏、生产九千万平米的纸面石膏板,变废为宝,产品销售辐射整个四川省,广泛运用于民用及商用建筑的装饰装修等领域。

截至2021年底,四川已完成德阳、泸州、凉山3个省级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区和崇州、绵竹、古蔺等8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目标任务。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背后,是四川的坚定态度: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今天,当环境保护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置条件时,巴蜀大地上,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正不断铺展。


编辑:滕云 发布时间:2022-10-05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