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达州11月25日讯(记者 余开洋)初冬时节,走进达州宣汉巴山大峡谷深处,登高而望,层林尽染,如一幅山水画卷,处处写满了秋意。“山路不只那十八弯,喝酒不只那十八碗。心中有人,走起来就不孤单;心里有梦,走起来就不难……”峡谷内,一首《山路不只十八弯》歌词曲谱雕刻在路基上面,格外显眼。这首歌曲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大巴山地域的奇特之处,更感受到了宣汉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通过努力,开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山路不只十八弯》歌词曲谱
如今,在巴山大峡谷,这首《山路不只十八弯》几乎人人都会唱。而这首歌也与土家人世代传唱的另一首民谣形成鲜明对比:“上山林里钻,下山到河边,隔河能说话,见面要一天……”
两首不同时代的歌曲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见证了巴山土家人怎样的生活巨变?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中国。2016年,宣汉乘借国家扶贫开发的东风,确定了以旅游扶贫开发带动山区脱贫的思路,渡口“风情小镇”、土溪口水库生态观光区等项目陆续动工开建,一开始就定位于文旅扶贫、全域旅游。建成后的巴山大峡谷景区,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周边46万余人增收,推动宣汉县从四川贫困人口最多县转变成四川减贫人口最多县,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依托文化旅游实现脱贫奔康的新路。
敢问“路”在何方?如何破解“美丽的贫困”
宣汉县地处川渝陕结合部,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人口132万,其中土家族人口近7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辖区的巴山大峡谷,前身名为“宣汉百里峡”,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土地贫瘠,信息闭塞。这里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袄,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壳”“看见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到哭”“山高路陡石头多,世代住在穷窝窝;只靠肩挑和背磨,年年生活无着落”……这些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的顺口溜,是对巴山大峡谷村民过去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航拍巴山大峡谷内道路
宣汉巴山大峡谷彩林秋色
人们日子穷,但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摆脱贫困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旅游是一业兴、百业兴的朝阳产业。经过多次调研,宣汉县委常委会反复讨论研究,下定决心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统领,以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为龙头,以旅游产业的通道效应放大开发效果,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组团打造以龙泉、渡口、樊哙为核心的大景区,带动周边乡镇整体发展,实现开发扶贫的目标。
誓言无声,行动作答。一场向贫困宣战的攻坚战由此拉开序幕。巴山大峡谷建设仅用9个月就凿出大象溶洞,17个月建成内环线,24个月建成快速通道,28个月再现巴人风情小镇,景区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31个月,2018年8月28日顺利完工,正式开园迎客。
脱贫路:吃上“旅游饭” 端上“致富碗”
从宣汉县城出发,1小时即可抵达巴山大峡谷景区。这里风景如画,渡口风情小镇、桑树坪巴人村落焕然一新,如同明珠洒落。
巴山大峡谷开园迎客后,土家小伙于涛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巴山大峡谷景区开起了土家主题文化餐馆--于氏吊锅楼。临近中午,店里又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打来电话订餐。
今年36岁的于涛,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学厨,曾在宣汉、成都、上海、昆明等地做厨师。“当时,大家都觉得,只有离开,才是出路。”多年的厨师经验,也让于涛烧得一手好菜。“每次回来都不一样!”家乡的巨变,于涛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渐渐地,返乡创业的念头开始萌发。
于涛接到订餐电话
“发展旅游,特色餐饮必不可少。房子是自家的,厨师是现成的,我就决定回来好好干一场。”在外闯荡16年之后,2017年于涛回到家乡,潜心研究土家特色菜。2018年,于涛的菜馆在渡口乡开业了,收入也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为了让“于氏吊锅楼”脱颖而出,于涛别出心裁,将土家的梭大杆儿、吊锅搬上餐厅,让游客零距离体验土家餐饮文化。游客一边吃着土家特色菜,一边听着于涛亲自唱的土家山歌,兴起时还会一起载歌载舞。
身在景区的于涛,平时常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见闻,久而久之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时常还会为家乡农特产品直播带货。
于涛说,回到家后既照顾了老人又增加了收入。他就是巴山大峡谷景区脱贫致富的最大受益者。收入增加后,于涛还有着自己的打算。“现在景区各项配套越来越成熟,游客也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
未来,于涛还打算扩大规模,开办一些技能培训,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交给别人,让更多的品尝到地道的土家菜肴。
景区的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像于涛这样因旅游而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宣汉还有很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巴山大峡谷景区共接待游客636.77万人次,综合收入41.7亿元,直接带动102个贫困村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周边46万余人增收。
振兴路:唱起歌跳起舞 文旅融合演绎美好生活
宣汉是巴文化的发源地,远古巴人曾在此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巴文化,孕育了“忠、勇、信、义”的巴人精神。罗家坝遗址是四川省20世纪末发现面积最大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与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遗址一道,被评为“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经济收入增加后,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薅草锣鼓、车车灯、钱棍舞等民俗文化根植于这片厚重的热土。当地的土家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游客,而旅游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的文化,文旅融合在这片土地生动演绎着美好未来。
跳起民俗舞蹈
为了提升景区旅游品质,打造浓郁的巴文化氛围,丰富游客生活,巴山大峡谷成立巴山民俗表演艺术团,组织辖区内群众参加表演。每当夜幕降临,位于巴山大峡谷的渡口风情小镇,华灯初上,看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矗立在广场一侧的《梦回巴国》剧场,在蓝色灯光的映照下,这座传承巴国先祖密码和坚守地域文化精髓与当代设计语言的建筑,如梦如幻,吸引很多游客驻足拍照。
90后出生的土家族姑娘王娟,白天在景区开观光车,下班后就会和大家一起在广场上表演歌舞。
王娟驾驶观光车(安全道路情况下拍摄)
观光车行驶在景区路上
王娟曾是当地穷得出了名的渡口甜竹村村民。景区开园后,她成为了一名观光车驾驶员,每月有2500元的工资。
在这里,有不少人都是白天景区上班、晚上在景区跳舞,两头工作、两份收入,既繁荣了景区生活,又增添了家庭收入。虽然满脸的疲惫,但王娟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整条山谷。她把额前的头发一捋,说:“拿你们城里人的话来说,我这是累并快乐着。”
记者手记:
昔日土坨坨,今朝香饽饽。
十年振兴路,一曲奋进歌。
从吃不饱饭到解决温饱,从贫困到小康,巴山大峡谷见证了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对人民的承诺。
这是历史,也是未来!
如今的巴山大峡谷,雄关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穷区变景区,景区变新区,这里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巨变,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为消除贫困、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
如今,这里不再是“穷乡僻壤”的代名词,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蕴藏着活力与希望,每一位村民都充满了干劲和力量。在这里,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