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高温干旱、疫情频发等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等工作仍然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有效稳住了农业基本盘。
过去的一年,重重挑战之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如何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
2月1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眉山市、绵阳市、巴中市、达州市、甘孜州、自贡市、泸州市等7个市州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眉山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
什么才是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眉山市的回答是:“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
如何实现?眉山给出了有效办法。
规划先行。构建“一核三带十片”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布局,全面启动建设永丰核心样板区、100万亩三大灌区粮食主产带和10个万亩以上粮油园区。
措施落地。推广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探索“国企主导、政府奖补、农民减租、社会参与”的撂荒地整治长效机制;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
强化关键。建成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以科技水平带动单产提升;注册成立家庭农场粮食产业联合体,培育壮大农业生产主体;创建“东坡大米”等公用品牌,提升产业效益。
绵阳 全链条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
绵阳市是全国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如何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绵阳的做法,是在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三方面同步推进。
产业要创新发展,建成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园区和省级生猪种业培育园区,3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全省唯一的川藏黑猪核心育种场,形成了“一心两园、四核驱动”的生猪种业发展格局。
供应要提升品质,去年,绵阳发挥生猪调出大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规模养殖,全市规模化养殖率达70%以上。同时,建成了多个国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智慧猪场”、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净化场。
价值要向高端延伸,过去的一年,绵阳依托川藏黑猪、天府肉猪等品种优势,创建了多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生猪产品品牌。
巴中 高位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守牢建好高标准农田,被列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十大任务之首。过去的一年,巴中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0.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7%。
巴中属于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较大。巴中的经验是:针对丘陵、山区土地碎片化、地块高差大等制约因素,量身定制破解措施。
在全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巴中通过整合项目、发放债劵、贷款融资等多元投入,整合中省资金、发行专项债券、地方配套等资金来源,实现“活水入一池”。
良田还要粮用。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赛道,巴中建设成十余个省市县级现代粮油园区,去年全市粮食播面510万亩、产量191.9万吨。
达州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
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近年来,达州市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1662个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8.1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新型集体经济,“新”在哪里?
新在因村施策。实施“一村一项目”行动,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定位,推动每个村包装1个以上产业发展项目。
新在组织自主。扶强集体组织自主发展,以县为单位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服务公司,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村集体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承接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劳务等,参与整治撂荒地、托管土地,增加集体收入3000余万元。
甘孜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战场,2022年,甘孜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
防返贫是第一要务。去年,甘孜州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3760户、15630人全覆盖落实“一对一”针对性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要防返贫,更要助农增收。去年,甘孜州在做优产业、做实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依靠41个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年产值26亿元,辐射带动48万群众人均收入达1.6万元。
自贡 用好水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夏季罕见的高温干旱,为四川农业生产敲响了警钟。自贡市是全国50个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去年极端高温伏旱天气期间,自贡实行“一县一策”“一镇一案”“一库一表”管理,科学蓄调水4.6亿立方米,保障种满种尽,在逆境中再次夺取了粮食丰收。
如何用好水资源?自贡必须未“旱”绸缪。
“项目化”配置水资源。建设向家坝引水工程,提速推进长征渠前期工作,形成“外引三江水、内连河湖库”格局。
“一体化”强化水供给。打破城乡“二元”供水体制壁垒,统筹城市与农村供水职责,农村居民饮水“同网、同质、同价”。
“清单化”提升水环境。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一体推进截污控源、生态恢复。
泸州 践行“大食物观”,建设“立体粮库”
四川国土面积广大、自然资源富集,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潜力巨大。
去年,泸州市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在抓好粮食稳产增产,连续6年获评全省粮食安全考核优秀等次基础上,加快推进“立体粮库”建设,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具体做法上,做强木本油料、做优森林蔬菜、做精森林药材,打造“森林粮库”;探索现代种养发展模式,提升“菜篮子”“果盘子”“肉铺子”供给能力;以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方式,发展生态渔业,打造优质水产品供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