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李淼 徐莉莎 田为 李强
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
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八旬生态学家颁发奖牌和证书,四川省人民政府专门对这位为全省生态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进行表扬通报。
黄强省长为印开蒲颁发奖牌。 田为 摄
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并不多见。他是谁?为啥获此殊荣?
这位老专家叫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 受访者供图
背起行囊,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遍布四川的山山水水。他找到曾被认为已灭绝的五小叶槭等多种珍稀植物;他的坚持,让稻城亚丁和九寨沟重获“新生”;他起草的保护大熊猫建议,获时任总理批示;他用影像记录中国西部百年生态变迁,并为东西方科学和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他的推动让稻城亚丁和九寨沟重获“新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闻名的稻城亚丁和九寨沟因印开蒲的推动而重获“新生”——
1973年6月,还是见习考察队员的印开蒲被选入四川西部植被考察队。一行人从稻城县徒步出发,沿金沙江支流河谷一路向南,考察了从康古村到亚丁村的植被垂直带和植物分布,这是中囯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进入亚丁。
一天夜里,走上阳台准备乘凉的印开蒲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他在日记中回忆道:“一轮清静的圆月,银光熠熠。雪山脚下,是黑黝黝的针叶林剪影。冥冥之中,灵魂仿佛遨游在雪峰、林海和琼楼玉宇之间。”
近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亚丁的印开蒲,才有机会使用照相机,为亚丁留下4张照片。由于天气原因,洛克此前只拍摄三座雪山中央迈勇一座雪山的近景照片。“我想这是洛克留给我的。”印开蒲拍到了仙乃日雪山和夏朗多吉雪山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中,雪山下的连片的青稞郁郁葱葱,甚为壮观。
转折发生在回到成都后,印开蒲得知,当地森林已经被纳入开采计划,这令他心急如焚。“失去了森林的庇护,雪山可能消亡。”
1982年10月,全国第一届自然保护区学术会上,印开蒲宣读了将亚丁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论文,率先提出用亚丁命名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在他的努力下,亚丁于1996年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从此开启保护区进阶之路。次年底,亚丁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迈入新世纪,亚丁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亚丁从此树立起坚强的保护屏障,并不断走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印开蒲等专家多次进入九寨沟开展科学考察,一致提出保护九寨沟的设想。1978年8月,他起草的关于建议在四川建立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报告得到国家高度重视采纳,同年12月,九寨沟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印开蒲还先后参与起草设立贡嘎山、四姑娘山等20余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有力推动了名山秀水的保护修复。
印开蒲于上世纪70年代亲手绘制的四川省植被类型图。 李强 摄
他起草的保护大熊猫建议获时任总理批示
比起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印开蒲与大熊猫结缘,更是一次偶然。
2001年,印开蒲在实地勘察中发现:茂县土地岭南北两侧,多次发现大熊猫活动的痕迹,但在彼此相距仅四五千米的地方就突然消失了,“走廊”中断的“罪魁祸首”,指向了一条从茂县至北川县的公路。
翻过年来,由印开蒲担任项目组组长的四川宝顶沟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工作正式展开。
初到宝顶沟,印开蒲就见识到了当地的真实情况。一队村民将刚刚捕获的野生大熊猫关在笼子里,准备放到圈舍中供大家观赏。惊讶之余,印开蒲拨通了原省林业厅相关处室的电话,一番交涉,最终熊猫放归野外。这件事让他隐隐担心起来,人类活动对大熊猫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后来,印开蒲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呈交了《关于建立岷山山系大熊猫和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生命走廊的建议》。
同年,经原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岷山土地岭大熊猫生命走廊”建设项目启动。两年后,多家单位和机构联合行动,在大沟土地岭茂(县)—北(川) 公路山脊两旁,实施“岷山土地岭大熊猫生命走廊”的建设项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机遇:修建茂(县)绵(竹)公路土地岭隧道。地震后一个月,印开蒲作为省政府参事,迅速提交了“关于尽快修建茂(县)绵(竹)公路的建议”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自批示。此后,往来于茂县、北川和绵竹的汽车从隧道穿过,极大地减少了人类活动对走廊带的影响,帮助岷山山系大熊猫更加自由地“走亲戚”“谈恋爱”并繁衍生息。
工作中的印开蒲。 受访者供图
他坚持用影像记录中国西部百年生态变迁
影像是印开蒲最广为人知的表达。他坚持用影像记录中国西部百年生态变迁。无形中,为东西方科学和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1903年,有“植物猎人”之称的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首次进入川西高原考察,后来提出“成都平原——中国西部花园”等著名论断。
94年后,印开蒲接待来川访问的英国外宾时,看到他们带来的《中国的威尔逊》一书,发现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拍摄照片上的大多数地方自己都去过,从此开始了与威尔逊的“交集”。
“威尔逊拍摄的北川索桥的照片,很眼熟,那是从黄土梁子桠口下去,往黄龙去的路上。”印开蒲说,照片中路边岩石的形状,勾起了他在野外工作时的记忆,从而判断出照片的拍摄地点。
工作中的印开蒲。 受访者供图
印开蒲先后主持撰写了《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沿着威尔逊足迹,用大量新老照片百年前后对比,真实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以较高的生态、社会和历史价值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1928年,美籍植物学家洛克深入亚丁探险,并第一次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将亚丁介绍给世界。
印开蒲率先提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帮助群众脱贫并达到保护的目的,并建议拍摄一本画册来宣传稻城亚丁。2004年,印开蒲还陪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记者维吉尼亚女士到亚丁重寻洛克足迹,再次向世界宣传推介亚丁。
2008年10月23日,65岁的印开蒲登上海拔4560米的大炮山垭口。 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人民政府为他量身定制荣誉奖牌
川观新闻记者注意到,当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给印开蒲的奖牌也极为特殊——奖牌上面雕刻着稻城亚丁三大雪山之一——央迈勇雪山和著名的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为印开蒲颁发的奖牌,上面雕刻着稻城亚丁三大雪山之一——央迈勇雪山和著名的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田为 摄
“这是为印老‘量身定制’的,特地选择两处标志性景点,以此纪念他为亚丁、九寨沟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印开蒲是扎实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他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用脚步丈量了四川的山山水水,用专业精神彰显了科研工作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着和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担当,是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杰出典范。”省政府的表扬通知这样写道。
“四川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我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表扬印老,是为了鼓励和引导更多人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四川建设。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印老先生的先进事迹,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