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古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眉山三苏祠视察调研时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苏轼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同时还是实干笃行、泽被一方的政府官员。他“四海一生踏歌行”,足迹遍及南北,给后世留下大量珍贵文化和政治遗产。苏轼在任地方官员期间,坚持实事求是、多策并举的调研方法,不急不躁、谦虚谨慎的调研态度,问题导向、为民谋福的调研目的,取得斐然的政治功绩,其经验对我们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实事求是、多策并举的调研方法
调研的方法有很多,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实事求是,即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把握规律,在规律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苏轼调研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查阅文献、实地考察、问计于民。
查阅文献,以史为鉴。苏轼非常重视史料考证,每到一地必读其史。借助地方志,苏轼对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地方特点都达到深度了解的程度,有利于他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决策谋划。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第二次知任杭州时,他发现西湖淤塞过半,湖久芜漫,非常影响农业生产。西湖在历史上多有淤塞,历代主政者也曾治湖,这些被记载在当地史书和前代主政者的诗文里,如唐代杭州刺史白居易的《石函记》等文献就有记载。苏轼通过史料不仅掌握了西湖的变迁和淤塞之因,了解到梅雨季节到六七月是治湖的最佳时间,还从西汉丞相毁坏鸿隙陂遭致民怨、三国临平湖的开通促进天下一统的史实中明白了河渠开废事关兴运的道理,认识到兴利除废、开浚治水要顺民心。文献调研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便于快速了解情况,梳理问题来龙去脉,从前人经验中吸取教训,为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调研奠定基础。
实地考察,掌握真相。文献虽然丰富,但只是对此前经验的归纳,理论必须与当下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实地考察是鲜活的调研方法,有利于解决老难题、应对新挑战。苏轼是一个实干家,他任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入现场调研。苏轼出知颍州之初,颍州地方官吏为除京城开封的水患,欲修一条八丈沟夺颍入淮。苏轼接旨与陈州等地官员商议开八丈沟利害,但他认为自己到任时间不长,尚未充分掌握情况,便向朝廷进言暂缓商议。随后,苏轼马不停蹄赶到淮河沿岸实地勘察,并召集颍州的其他官员开会研讨。通过实地考察,苏轼发现开挖八丈沟不仅不能解决黄淮一带的水患,还可能导致淮河倒灌。于是上章《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以充足的数据详细分析利害、一一驳斥之前官员的错误判断,最终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避免了一场耗费巨大而又有害无益的工程。
广开言路,问计于民。苏轼做调查研究注重以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在杭州任通判时他就“访问民间疾苦”,了解到运河淤塞让百姓苦不堪言,频开屡塞更是劳民伤财,他的奏议中经常出现“父老皆言”“父老皆云”“本州父老农民睹此利便,相率诣轼陈状”等语,许多信息都是他同百姓身挨身坐、心贴心聊出来的;在徐州抗洪时他找到当地对水径、地理了如指掌的和尚应言请教对策,在应言的指导下成功解了徐州水困;在密州遇蝗灾时,他向农夫野老学习用火烧、用泥埋的办法铲除蝗害,取得灭蝗斗争的胜利。他的调研充分尊重民意、兼纳意见,体现了博大的胸襟和务实的精神。
不急不躁、谦虚谨慎的调研态度
实践告诉我们,有的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偏差,要扭转回来很不容易。开弓难有回头箭,调研不能急躁草率,必须慎之又慎,这是苏轼调研的态度。苏轼深知像防洪治水这类情况复杂、工程浩大的项目,如果出现错误不仅浪费财力甚至会淹没城池、危及生命,所以他特别谨慎,以防出现纰漏。治理杭州西湖正是这种谦虚态度的表现。
多方听取意见,通过交换意见以求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苏轼在治西湖时得到苏坚作堰修井的意见后,没有自行决断,而是向通直郎、知仁和县事黄僎请教商议,并且率领官僚多次到现场验视,及得“一一皆如坚言,可成无疑”后才下令采取措施。苏轼治湖的成功离不开善于听取官员、民众意见,
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与现行比较、与过去比较,参考众议和历史经验得出符合当前实际的方案。面对西湖频开履封的情况,钱塘县尉许敦仁提出“将葑田变为菱荡”的方案,即开湖后把湖面给与人户作菱荡租佃,借人户种菱需要芟除涝漉使寸草不遗。苏轼分析过去治湖难以长久的原因,听取许敦仁的建议,又“参考众议,皆谓允当”后才将葑田种菱作为治理措施,开湖后的田地划拨给人户种菱,既得租佃,也可借民力除治葑根,一举两得。苏轼给朝廷的奏议强调自己“功无可录”而“比缘众力”。
反复考虑,不匆忙下决断。有些问题的决定,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发现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因为实践是不断变化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主观世界的改造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决定不可太匆忙,最好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在任杭州通判期间,苏轼就通过勤于走访对西湖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他第二次到任杭州时隔近一年后才向朝廷上奏请治,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要在上奏之前对实际的情况做广泛深入的了解,甚至需要以一定范围的实践作为支撑。比如在此之前他已着手修饬六井、开浚二河,得到了舟船通利之效,也论证了每年治湖最好的时期,才胸有成竹地向朝廷呈报。
解决问题、为民谋福的调研目的
爱民之深则忧民之切,忧民之切则急民之需。为民谋福是苏轼调研的目的,为回答人民之问、解决人民之困,苏轼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
调研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苏轼调任密州时正值蝗灾盛行,然而前任官员为献媚当政者,蓄意隐瞒灾情。苏轼到达密州就发现问题严重,飞蝗成阵,上翳日月,下掩草木,男女老幼皆在田间奔忙,用蒿蔓杂草将遍地蝗虫和虫卵包裹起来挖坑掩埋。通过调研,苏轼了解到蝗灾致农业收成下降、百姓饥馑,便组织民众全力驱灭蝗虫,并向朝廷上书报告蝗灾危害,恳求朝廷酌情豁免农民税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谪居惠州、儋州的人生低谷并没有使苏轼佛系躺平,反倒更积极有为。从惠州贬儋州路途中,苏轼发现琼山郡治东边有很多泉眼,清冽可口而百姓却不知食用,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便主动告诉琼州百姓可以饮用泉水作上佳的水源,后来他再过琼州,发现取食者众多,泉已被修葺一新。调研能够发现问题是一种眼光、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为国为民的情怀。
调研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苏轼谪居儋州期间结交了许多百姓朋友,“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并将这难得的爱民之情,化为直面民生问题的勇气。当时苏轼常到百姓家作客,发现他们与牲畜共在水凼取水,水质非常不好。百姓们对此无所谓,但苏轼却很着急。为凑集资金人力,他拜会了驻军头领张中,亲自勘察选址,克服困难快速挖成了一口大井,至今井边还立有“东坡井”的石碑。古时海南被视为“蛮荒之地”,更是“瘴疠之乡”,暑热交织、恶疾流行,岛上医疗物资匮乏、人们缺少医药知识,苏轼不忍见百姓病痛,便自学医理、遍寻药方,不仅找到了治疗疫病的方法,还专门向广州城王敏仲索来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豉为民治病,后世纷纷种植黑豆并称之“东坡黑豆”。苏轼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眼光,敢于正视问题,这是他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关键。
调研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方法总比问题多。苏轼是治水名人,也是业余医者,治水、治病的本领都离不开平时的调研积累。苏轼任徐州太守解决了黄河决口问题,任杭州太守修缮井水、疏浚西湖,任颖州太守浚治清河和颖州西湖,他在实践中不断调研水利、不断获得治水本领。被贬惠州,在路过博罗时看到香积寺下的溪水,苏轼发挥多年治水经验,向博罗县县令建议利用溪水修水碓和水磨,方便百姓舂米;途径广州见当时居民食用苦咸水,又写信给广州太守,提议用五管并排的竹筒,把泉水引到广州城里,在城里用石槽蓄水,再分流到各居民区的小石槽里,使广州百姓千年前就用上了“自来水”。同样,苏轼闲来无事就喜欢钻研医学、注意搜集药方、与友讨教养生,他曾抄录太医院《简要济众方》、为从至交巢谷处得来的“圣散子”药方作《圣散子叙》《圣散子后叙》,这些平日里踏实的调研工夫为他日后在各地为官时成功治疗瘟疫等疾病提供了方法本领。
苏轼是千古难得的奇才,我们常因其诗文之美而忽视其政治功绩。他重调研、会调研,把调研工作融入生活的点滴之间、融入时刻造福百姓的生命之中,做到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苏轼的调研方法、调研态度和调研目的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