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巴蜀现代文明华章——文化传承发展的四川例证(下)

来源: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受访者供图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期四川文艺界和文化领域的关键词。

6月12日,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继续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第三集以《三星夺目》为题,通过新亮相文物和新研究成果,带领观众感受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四川省川剧院,即将到来的香港“中国戏曲节”成为工作重心。6月30日至7月2日,川剧大幕戏《白蛇传》《和亲记》以及折子戏专场,将在香江之畔隆重上演。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播推广,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四川不断取得创造新转化、创新性发展。

守正创新,文化创造文化自信彼此增益

《宋元以来苏学文献大系》《三苏文化普及丛书》《叶嘉莹论苏轼词》《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6月8日,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亮相眉山东坡书院。墨香四溢的19种、416册图书,从不同角度满足读者需求。

时钟拨回到整整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苏祠,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别开生面地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让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彼此增益。

一年来,三苏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不断:话剧《苏东坡》提档升级,开启2023年全国巡演;创意视频《唤鱼清歌》正式开拍,融入舞蹈、音乐、美术、诗词、戏剧等元素;川剧《苏东坡》、音乐剧《苏东坡》、舞剧《东坡》、川剧戏歌《记梦》……形式多样,备受瞩目。

话剧《苏东坡》剧照      

纵观四川历史与当下,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巴蜀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我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为四川文化的一朵奇葩,川剧是中华戏曲的重要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我省公布第二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名单,工作室数量累计达到17个;安排2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与重庆推进川剧保护传承协同立法,助推川剧振兴发展,擦亮川剧文化名片……

文艺工作者从舞台“走出去”,走到接地气的生活中去,打开创新发展的格局和思路。

川剧《草鞋县令》剧照      

“从巴蜀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了一批弘扬时代正气、彰显中国风格、讴歌四川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四川扬琴《蜀道》获第十九届群星奖,全年入选国家级展演及重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共102项。

勇立潮头,让优质文化资源“吸睛”更“吸金”

2022年实现营收4797.3亿元,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八位,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和西部第一……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一串数字在四川展区相继点亮,记录下文化川军的“高光时刻”。

第十九届文博会四川展馆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文化川军自信“弄潮”,正源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贡彩灯是传承传统民俗与现代彩灯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自贡乃至我省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一季度,自贡在美国、法国、爱尔兰、智利等10个国家开展境外彩灯项目35个,实现文化出口1470万美元,同比增长42.75%。

自贡灯会现场      

今年,“彩灯艺术设计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彩灯艺术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完成前期准备,力争年底前完成编制;《自贡彩灯行业自律公约》等正式发布或初步编制,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睛”更“吸金”,我省实招频出:创办天府文创大赛,打响“四川造”系列文创品牌;推出面向全省的“文产贷”给文化企业注入金融活力,单户企业每年累计贷款额最高1000万元,还能享受贷款贴息等多种补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联盟发挥上千家成员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通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管理等全产业链助推品牌培育……

种种务实和创新举措,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厚植土壤,筑巢引凤。

不久前,四川文化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15个项目引来“双向奔赴”。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对四川民族文化等印象深刻:“这次合作‘接四川地气’,同时发挥我们的传播优势,共同提升巴蜀优质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

焕彩呈现,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最后冲刺!在赶工中找寻质感,希望尽可能完美呈现。”成都某设计品牌创始人张灿,最近正带领团队抓紧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部施工。

7月底,这座备受瞩目的公共文化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当日正式开放。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建筑设计暗藏匠心,展览展示也将精彩纷呈。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新馆基本陈列将强化且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展开,除原有精品文物外,还将系统陈列展示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重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

四川博物院的“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成都市美术馆的“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观众“挑花了眼”,不仅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大展全新启幕或持续展出,绝大多数还免费开放。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现场      

走进公共文化空间,换一种“打开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不仅得以丰富、放大,还借由惠民举措发挥“以文化人”之效。全民参与文化传承创新,正在成为现实。

“这些展览具有很高档次,一级文物占有很大比重,对公众和学界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文化的享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感叹道。

文化传播推广,同样搭上了创新的快车道,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品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成都市文化馆推出“那时的蓉漂”系列短视频,聚焦对成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包括“科教兴国”的典范文翁、“纸币之父”张咏、奠定成都千年城市格局的高骈等。“他们没有出生在成都,却因为各种原因汇聚于此。”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将以此挖掘成都人文历史,加深人们对成都、对四川的了解和热爱。


编辑:王丹 发布时间:2023-06-14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