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中,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的农业人才,让他们带着更多的先进理念、创新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更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实现以农业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速度。
把牢农业人才培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准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坚持因地制宜,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重任相结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追求,聚焦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把人才培养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找准农业人才培养路径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我们要精准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人才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催化剂”,强化专业与农业产业对接,增强人才培养与建设农业强国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要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完善课程设置,既要培养“一懂两爱”的应用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相结合,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贯穿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坚持先定村、再定人,深入到乡村振兴一线,做好调查研究,厘清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清单;人才成长需要一定周期,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的农业人才,必须发挥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摇篮”作用,通过“订单人才”的方式,为乡村振兴选派更多适合的农业人才。
优化农业人才培养环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拓展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描绘美好的发展蓝图,让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能够扎根农村,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在农村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针对自身的资源特色,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搭建能人施展抱负的舞台方面下功夫见成效。要充分引入懂经营、会种地的能人,推动传统农业转变为适应新需求的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有机农业;要通过能人,助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以农业产业数字化活力带动产业提升综合效益、产业竞争力;要发挥能人熟练使用互联网平台的特长,带领群众共享数字发展“红利”。要大力创造条件,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而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看到希望,能够真正愿意返乡就业创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更好地延伸产业链、扩充价值链,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魏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