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财经咨文·“进”与“立”①丨加速双链深度融合 厚植新质生产力

来源:四川在线

关键词:融合力

 

【前情提要】

2023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重回全国第一方阵,排名全国第10位、较上一年上升2位。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1家获批新建,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总数达到205个。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全部实体化运行,启动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受访嘉宾】

王楠 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颖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建霞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圆桌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和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则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必要和紧迫。

融合力,在当下为何更加重要?科技大省的创新体系应当作出哪些调整?成果转化如何打通堵点痛点?如何让企业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2024四川财经咨文·“进”与“立”》首期聚焦“融合力”。围绕双链深度融合,记者对话了省内外专家及领军企业家代表。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宁宁 徐莉莎


“双链融合”,关键在“融”


记者:2024年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大关键词是融合力,本质上是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在当下这个时期,为何推进“双链”深度融合更加迫切?

袁建霞: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当下高质量发展时期,对全国、对四川来说,既面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又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力竞争,唯有通过创新来形成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且不是一般的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以催生出更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为此,需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并持续提升融合力,从源头开始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使两条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联动、同向发力。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断点、痛点、难点、堵点,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确保产业链安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开辟新赛道、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王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任务,是解决科技创新“孤岛现象”的现实要求,是推动我省产业迈上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四川是经济大省、创新资源大省,要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和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在这一阶段,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

王颖:“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需要充分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驱动作用,并叠加产业链对创新链的引导和承载效应。“双链融合”能够促进产业优势由生产制造向创新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拓展,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创新链是动力源。过去我们讲“跟随式创新”,现在则必须要在“源头创新”上下功夫。比如生物医药产业,极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在药品可及性、可负担性方面,不创新就会落后于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面向未来发展前沿的科技创新合力,为发展“源头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产业链补链、强链才能更好地承接创新发展。就拿生物医药产业来说,质量分析使用的高精度分析设备、部分关键辅料等环节仍存在短板,补链、强链的过程也为部署创新链提供了载体。要围绕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需求,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

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在线记者李强 摄

记者:过去我们看到很多诸如产学研联合体的诞生,还有一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倒推企业自主创新的措施。现在又提双链融合,有什么不同?相应地,我们的创新体系的哪些环节应有适当调整?

王颖:“产学研联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互动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又盘活了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短板,如产业界与科研界在创新目标导向上存在脱节,很长一段时间,科技型企业创新供给不足的同时,高校院所大量有效专利又在“沉睡”。

而“双链融合”关键在“融”。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作为创新的主体,绝不能只是“有问题才找你”,更需要“双向奔赴”,理念和认识上要进一步的开放和融合。

对企业来说,要打造自身的创新生态,构建起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网络,促进资源共享,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同时,加强外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合作,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跨主体、跨空间的融合。

王楠:过去一部分产学研联合的做法,从政策层面促进科研界、产业界的互动合作。而现在更需要的是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利益联结,让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围绕产业链开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障碍就不存在了。

比如,四川正在探索的新型研发机构等,就是通过股权等形式共建利益共同体,推进面向需求的创新。像这样的共同体,联结更加密切,融合了各个创新主体的诉求,有效减少转化的中间环节。这时,创新直接面向产业端,产业的需求直接反馈到创新端,创新体系的“闭环”就形成了。

因此,创新体系建设的长期方向,必然是把利益纽带打造得更加牢固、结实,劲往一处使,真正构建起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的通道。

沿海地区的一些创新平台有一定借鉴意义。这些实验室的实体化建设,不仅是仪器、场地的实体化,更是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的实体化。这样的做法使得创新方向、目标更加聚焦,避免了“内耗”的发生,使得创新更加“心无旁骛”。

袁建霞:产学研联合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倒推企业自主创新是在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背景下提出的重要破解措施,其实也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措施,只是聚焦在某些环节上。现在又提双链融合,这是从“零敲碎打”到整个创新体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调整,是构建环环相扣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首先,我们需要党委政府把科技和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

其次,我们需要融合的动力,即充分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从创新供给端来说,要改进我们的“指挥棒”,从科研计划的导向上、从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上,引导科研人员做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研究;从成果的应用端来看,要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让科技领军企业在自主创新中“挑大梁”,在带动产业链跃迁上“唱主角”。

再者,我们需要融合的“土壤”。提升本地产业承接能力,为创新企业寻找落地应用场景。我们还需要融合的平台,完善转移转化体系,搭建概念验证和中试等研发平台等。

航拍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在线记者李强 摄


以终为始,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记者:作为科教大省,四川拥有大量的成果产出,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四川在政治上的“必答题”,也是未来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的“加分项”。我们在成果转化上的堵点、痛点,如何着力解决?

王楠:四川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政策探索和环境营造,致力于把更多高端科技成果留在省内,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四川产业转型升级对科学技术需求的增强,科技创新服务于自身发展的比重持续加大,四川科技成果在本地开花结果已成为大势。同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持续发力。

比如,专业化的中试研发平台不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不足、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等。因此,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仍需全面深化,继续激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同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王颖:首要的是降低产业界和科研界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摩擦成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产业链的痛点、卡点、堵点,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终为始,将极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对于从基础研究延伸的成果转化,要理顺成果转化的瓶颈,比如科研人员激励问题,中试熟化平台数量较少的问题等,促使科研人员有动力、有条件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一定融合,减少与企业对接过程中对技术成熟度的争议。

这些是理想状态。实际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对接以及合作的达成影响重大。因此,要建设起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畅通供需双方的信息获取渠道,将较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袁建霞:首先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熟化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让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

其次要保持科技创新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围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部署科研创新方向,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试制改进等,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加快形成四川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同时要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包括:改革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加强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建立市场化的中试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打造全省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提供转移转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等,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等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造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将极大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效率。

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在线记者李强 摄


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应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同下功夫


记者:2022年广东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84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比87.1%;四川企业R&D经费为732.7亿元,企业R&D经费占比首次突破六成。企业自主创新是四川的短板,从这组数据可见一斑。怎样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让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争先恐后?

王楠: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和建设研发机构覆盖面、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看,四川企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创新能力确实是我省科技创新的明显短板。

企业要在产业链“向上攀升”,才能更好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企业的利润丰厚了,才能更好积聚创新的实力。2023年,四川规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到8月和9月才走出同比累计负增长,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但是,2023年不少上市企业研发费用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研发投入强度稳定提升,可见在复杂严峻的发展压力下,许多头部企业仍保持创新投入定力,积极布局未来发展。

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应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同下功夫。从政府来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一是强化国有企业创新引领,发挥行业创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强化领军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三是以产学研协同强化企业创新,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四是进一步强化创新政策服务,促进激励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最大效能。

袁建霞:在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之路上,企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投入逐年增加,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不过,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市场机构组织谨慎投资、规避风险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大风险和较强外部性的基础研究投资,需要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包括通过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直接给予经费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引导企业进行前瞻性部署。同时,不断完善企业基础研究税收制度,适时提高优惠力度,加强相关企业基础研究的激励与考核,从源头激发企业开展科学研究的内生动力。

王颖:我们从2012年开始布局第一个创新药的项目,到完成第一个自主研发一类新药的二期临床花了9年的时间。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而言,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但“我要创新”一直是一种自觉。生物医药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业,竞争也是全球性的,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方向所在。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2020—2022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平均比例为19.9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归功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近年来,我们还持续推出新产品上市。去年底,公司首个制剂产品“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获得美国FDA批准,走出了国际化的坚实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从资金链和人才链方面更好支撑双链融合,避免创新发展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如,企业的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留用、区域内上下游配套及生态圈的打造等,需要支持和帮助。


编辑:王丹 发布时间:2024-01-10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