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里飘出“文明味”——巴中市创新设置潮汐式摊区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来源:巴中日报

“卤肉卷,秘制卤肉卷,好吃的卤肉卷……”1月30日傍晚,和往常一样,市民蒋女士来到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祠堂街摆摊,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顾客。“按照潮汐式摊区管理规定,我每天下午五点出摊,六点半以后收摊。虽然营业时间缩短了,但因顾客基本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消费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出摊这段时间,所以收益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蒋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绿色边界线内是“临时便民摊区”。


祠堂街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街,长期以来不少流动商贩自发聚集在这里卖小吃,摊位占道经营、摆放无序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为破解祠堂街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这里设置了潮汐式摊区,既满足了市民需求、保障了城市活力,又减少了对环境和秩序的影响。
  摊贩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城市管理。如何让地摊经济的“烟火气”与城市管理的“文明味”和谐共生?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巴中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示精神,实行似水柔情的管理方式。面对三年疫情影响下流动摊点激增的难题,执法部门创新设置潮汐式摊区,让占道经营者“安家”又“安心”,城市文明与“烟火气”同向而行。
  在祠堂街潮汐式摊区,记者看到,人行道的空白部分由执法部门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油漆划分成三类区域,其中红色区域是“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和“非机动车严管区域”,黄色区域为“三轮车停放点”,绿色区域是“临时便民摊区”。一块红色展示牌上张贴着《潮汐式摊区管理公约(试行)》,对潮汐式摊区的经营时间、经营规范、监督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尽管是傍晚出行高峰期,但现场行人通行、车辆停放、流动摊位互不影响,秩序井然。
  摊区怎么设?怎么管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科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征求环卫工人、社区干部、流动摊点经营者代表、群众代表等群体意见,最终形成了以‘定时定点、一户一位、整齐有序、安全卫生、爱护环境、摊撤地净’为主的管理公约,邀请群众参与摊区管理,着力推动摊区自治,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走访巴城龙盘街、吴家河南路等潮汐摊区发现,现场均设置公示牌、施划摊位线、统一编码,部分摊区还设置防渗地坪漆、安装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系统。不同类别摊区差异化管理,食品摊点需要办理《食品小经营店(餐饮服务)备案登记证》《健康体检合格证》,实行亮证经营;露天烧烤摊点需要配备无烟烧烤机;重点夜市摊区周边需要加强交通组织,让群众停车更方便。
  “我们已先后投入170万元,在巴州区回风街道辕门街、江北街道祠堂街、巴中经开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旁等地设置潮汐式摊区42个,提供摊位1249个,合理疏导2395个摊点,引导370个食品摊点备案登记。”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在占道经营治理上下功夫,大力提升和推广潮汐式摊区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


实习生 杨璐襄 施冰馨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静 文/图

编辑:郭翩翩 

校对:张娇  

责编:韩梅 

审核:张容 

来源:巴中日报


编辑:王丹 发布时间:2024-02-01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