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武胜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寻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武胜不仅是新中国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它的身上,还承载着许多厚重的记忆。在历史上,武胜的县城所在地多次迁移,县名也几经变更,每次变迁、每个名字,都见证着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而武胜这个名字的由来,更是关系着一千多年前的一场改变了世界战争格局的战役。
武胜山,就是武胜的老县城,后面就是嘉陵江,这里是过去武胜军所在的地方,这里还有城墙 。
据守水上要道,并且地势险峻,不像一般的县城所在,反而更像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驻地。事实上,这里正是宋元战争时期,蒙古大军驻兵的所在地。
武胜最早叫汉初县,宋元战争的时候,蒙军分三路进攻四川,其中一路是水路,沿嘉陵江而下,攻下老县城汉初县后,一把火将其烧掉,后设武胜军,军制设在原旧县乡的后山坪,它的意思是以武力取胜,以武力战胜南宋所坚守的钓鱼城。
蒙古大军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它席卷欧亚大陆、所向披靡,但就在攻下武胜后的下一站——合川钓鱼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钓鱼城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中又有水有田,粮草上可以自给自足,一时令蒙古大军束手无策。为了攻下钓鱼城,公元1259年,蒙哥汗御驾亲征,率领20万大军将钓鱼城团团围住,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击,不仅没能将钓鱼城拿下,自己反而遭遇了意外。
当时,围困钓鱼城后久攻不下,蒙哥希望能够窥视钓鱼城里有没有水,如果没有水,城里面居民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就在钓鱼城附近的一个城叫龟山的地方,龟山和钓鱼城之间有40多米的高差,它没有钓鱼城那么高,蒙哥就叫他的手下修建瞭望楼。瞭望楼修好之后,蒙哥亲自到瞭望楼查看钓鱼城内的情况,不想,却被城中的守军发现了。这个时候城内的宋军就用抛石机把石丸打过去,(蒙哥)正好就被宋军的石炮击中,受了重伤后死亡,于是,他的兄弟们就回去争王位。因此这个钓鱼城之战被认为是改写世界历史的一个战役。直到1279年,遭遇大旱,钓鱼城中粮草告急,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守将被迫投降,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在这36年当中,位于钓鱼城上游,距离只有几十里水路的武胜,一直被蒙古军队当作屯兵的重要据点,而这期间县名的再次变更,或许多少能够反应出蒙古军当时的心情。
据武胜史志记载,攻打钓鱼城36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又升武胜军为定远州,定远的意思就是希望永远安定,把钓鱼城打下以后,天下永远安定。
到了民国初期,当时全国有三处名叫定远的地方,又将县名改回武胜,并且沿用至今。为武胜定名的蒙古大军也许并不知道,在他们到来之前的一千多年,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和他们一样剽悍善战的神秘民族。(周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