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张红霞 成都观察 杨柳 王翱 邹嘉语 林星彤 制图 甘翠

6月20日上午9时35分,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通用机场,随着塔台发出一声指令,一架阿古斯塔AW109型号的载人直升机缓缓起飞,经停中国—欧洲中心、青城山,最后顺利返回起点。

9时50分许,直升机抵达第一站:中国—欧洲中心。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当日下午,这架飞机再次转动旋翼,从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后顺利返航。

两条航线的开启,标志着成都市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首飞”顺利完成。

在这场飞行背后,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大脑”,为飞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运行保障。

此次飞行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该平台通过首次实战检验,将在未来持续为成都构建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体系,培育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场景,努力为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保驾护航”。

青城山起降点

支撑:低空经济背后的“智慧大脑”

当天上午,当载人直升机从洛带通用机场飞离地面,距离50公里之外的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即刻显示出相关信息,实现对直升机的动态监视。

“此次飞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验证平台在飞行动态监视板块的功能性。”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成都市低空飞行的“智慧大脑”,该平台主要功能是提供低空飞行监管服务,为运营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飞行情报服务。目前,该平台的系统共设7个子模块,包括系统主界面、飞行动态监视、历史飞行记录、飞行活动管理模块和行业数据管理、应用场景以及公共安全管控模块。

当天下午,就在该平台附近几十米处,一架外卖配送咖啡的无人机从空中缓缓降落,平台准确地监控到了这架无人机的实时飞行动态。

从适飞监管、航路规划到探测反制、设备管理,该平台将全链条提供低空交通管理服务。从而进一步完善低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飞行管控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安全、有序、高效的低空飞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服务成都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上述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集无人机监管、交通服务、商业应用于一体,目前正处于验证测试阶段。平台投用后,将确保成都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可控,为后续拓展丰富多样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奠定坚实基础。

青城山起降点

突破:全国首次实现双机场航线互通

从洛带通用机场,到天府国际机场,再到双流国际机场,此次飞行活动在国内首次实现双机场航线互通。

“也就是说,在同一城市两个大型繁忙民用运输机场之间,直升机低空目视航线互通,双场场内运输飞行和通航飞行同时运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物流发展与综合运输处处长唐于林告诉川观新闻记者,此次验证飞行还涵盖了市区—景区之间的航线互通,从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直飞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起降点紧邻成灌铁路青城山站,该站已形成集铁路、轨道、公交及出租等各类交通转换的枢纽。“未来,低空载人飞行场景的投用,将进一步强化各类交通方式便捷转换,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都江堰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治川表示,都江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熊猫谷、虹口漂流等著名景区景点,低空飞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游客可以从空中俯瞰都江堰美景,从而获得更加震撼和独特的视觉享受,也将为都江堰市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唐于林认为,从机场互通到文旅出行,此次飞行积极探索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发展低空经济,成都有何优势?

唐于林介绍,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划设了7个协同管理空域和8条低空目视飞行通道。成都市近三分之一区域处于四川省低空改革试点空域范围内,高度从地面到标准气压1900米不等,且以低空目视通道的方式连通德阳、眉山、自贡等城市。

目前,成都正有序推进低空应用场景建设,空域条件丰富、产业基础扎实。以成都淮州机场为例,向外飞行通道已达6条、低空空域面积已达1652平方公里,并构建17个无人机专用空域,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同场飞行。

此外,成都还拥有新津、崇州天宫、龙泉驿洛带、都江堰青城山等其他4个通用机场。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以来,成都市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8万小时,无人机累计飞行超800万架次、60万小时,飞行量均稳居全国前列,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不久的未来,多个低空应用场景密集起飞,道路巡检、医疗物资配送等场景常态化应用将在成都走进现实。

直升机在空中

探路:eVTOL商用模式未来可期

“此次飞行活动以传统直升机先行先试,跑通实施城市低空出行服务涉及空域申请、通航报备、场站建设、交通协调等全流程,将为未来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用模式奠定基础。”唐于林说。

在城市空中交通方面,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重要的低空飞行器。前不久,吉利科技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出行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携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建设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推动自研eVTOL产品生产制造。

沃飞长空市场部总监费岚介绍,沃飞长空近期已成功完成AE200机型的全倾转过渡飞行实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6月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化全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鼓励发展无人机同城即送、跨城急送等低空物流新模式,常态化开行低空物流商业航线。

唐于林介绍,当前,成都市不断健全低空经济发展“六个一”工作体系(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政策体系、一张运行保障网、一批投资基金、一批示范应用场景、一批创新型市场主体),加快建立低空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低空空域管理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交通”“低空+应急”等场景,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此次飞行活动是低空载人航线及其应用场景的一次积极探索与验证。”唐于林表示,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首次实战检验的通过更标志着低空载人飞行通航管理链条的顺利打通,将为载人飞行在体制机制、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也为今后更多航线的开行提供借鉴,为商业化飞行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