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老党员谭远福 忆峥嵘岁月

来源:广安新闻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雄壮嘹亮的歌词广为流传,电影《跨过鸭绿江》的战斗场景伴随着这首歌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在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年代,多少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英勇抗战,不畏牺牲的身影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1719459177845.jpg 

今天我有幸去拜访了一位老党员,他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身经历者,幸存者——谭远福。

当我们驱车前往邻水县观音桥镇白羊寺村一组谭老先生家时,一位耄耋之年,但精神抖擞的人,见到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他和家人热情迎接我们,随即和我们交谈起来。

1719459191628.jpg 

从交谈中得知:谭老先生今年91岁,至今已有72年党龄 。1951年刚满18岁就参军入伍,经过短时间作战训练,就跟随部队入朝作战,成为彭德怀队伍里的一名炮兵。当谈到在抗美援朝的那段经历时,谭老先生激动万分,他说,当时由于鸭绿江大桥被敌军不断轰炸,只能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过江,在我军渡江时,美军不仅动用了两个炮群对这座桥进行了炮轰,还出动了许多飞机对这座桥进行了严密的轰炸封锁。美军的目的非常明显,他们不允许我军过江,也不允许我军将物资运送到前线。“上级命令我们在20分钟内必须过桥掩护队伍顺利通过。”谭老先生如是说道。当时江上原本的大桥已经被敌军轰炸得不成样子了,难以支撑我军部队渡江。在强行渡江的过程中有的战士失去了手臂,有的战士失去了腿脚,而有的战士失去了生命,但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

“过江后,我们小队的任务主要是用高射炮打敌机,在打敌机时,是用脚踩住一头,手将绳子一拉炮弹射出。经过激烈的战斗,我们终于打下来了一架敌机。由于高射炮的后坐力比较大,强大的后坐力把我震翻在地。”头顶上敌机不断轰炸,战场上尸骨堆积成山,血流成河,谭老先生也没有例外,后来战友们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他还有一口气,把他送到后方医治,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终于慢慢康复出院,医院给出了伤残鉴定证明,后来部队给他安排工作转业。“部队组织部安排到北京或者重庆工作,我拒绝了,我想把这些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我选择了回家务农,方便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谭老先生一边回忆着当年的情景,一边讲述着那段难忘的经历。谭老先生这种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1719459205188.jpg

回到老家,谭老先生凭着自己能够吃苦耐劳,很快结婚生子,膝下儿女六个,过着平淡的农村生活,如今儿女都成家立业,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天有幸聆听了老党员远福在战场上的不凡经历,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传承弘扬老党员的革命精神,为建设美好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周天志


编辑:付弋 发布时间:2024-06-27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