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首款人形机器人“装配工”上岗

来源:四川观察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今天,我省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进展,“四川造”首款人形机器人“装配工”正式上岗,投入试生产。

记者 毕圆:现在是上午10点钟,这里是位于绵阳的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在行业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我们看到,两台人形机器人正式“上岗”(实习),正在进行物料搬运和扫码贴签等工作。

眼前的人形机器人是一款具备灵巧作业和大负载能力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由自动化所公司与长虹公司联合研制。它拥有1.7米的大体格,运动速度可达每小时6公里,最大负载30公斤。值得一提的是,它全身上下有38个自由度,执行任务更加轻松、灵活。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运动控制工程师 张啸甫:我们看到,这款人形机器人在进行扫码贴签时,通过像人一样7个自由度臂和6个自由度手,以及全身协调力控技术就能完成操作,既灵巧准确又安全稳定。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款机器人可以通过训练学习,适应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电视机柔性生产需求。

据介绍,传统的机械臂在工业生产中,只能执行设计好的固定动作,而人形机器人的动作更为丰富,因此,一个人形机器人就能干多个工种。而且,它还可以在一些高难度、高强度、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上替代人工,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还能进一步提高产能。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展华益:我们现在的人工是“两班倒”,一天工作16个小时,但是如果我们换成人形机器人以后,那么人形机器人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那么,我们初步预计它的产能提升可以达到30%以上,也可以满足我们的生产节拍。

而为了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就在这个月,自动化所公司投资3.5亿元,在绵阳市游仙区启动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明年将建成投产,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此外,他们还依托四川省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加大与长虹、电子科大等企业、高校院所的合作。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科技与项目管理部部长 贺思桥:(我们)以真实工业场景需求为牵引,在视觉感知交互、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人形机器人自主作业能力,打造标杆示范案例,形成规模化应用,推动我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编辑:王丹 发布时间:2024-07-17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