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谣(2025年8月13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年8月13日

 谣 言  山西太原一男子因行车纠纷持刀伤人?

真相:近日,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太原街头因行车纠纷持刀伤人”的信息,引发关注。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8月5日晚8时,太原市尖草坪区男子刘某为博取流量、吸引“粉丝”,以自己多年前目睹的一起普通行车纠纷为原型,刻意添加“持刀伤人”等虚构情节,发布了一条时长122秒的虚假视频。截至8月6日晚6时,该视频已获得1万余次点赞,浏览量达30万余次,转发近万次,相关词条登上网络热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目前,该虚假视频已被删除。刘某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来源:“山西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科 普  “无菌蛋”无菌吗?“无菌蛋”可生食吗?

详情:通常情况下,商家声称的“无菌蛋”需要经过特殊杀菌处理(如巴氏杀菌),重点是通过技术手段消除蛋内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但鸡蛋作为一种食用农产品,要经过贮运、销售等环节,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讲,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状态。因此,“无菌蛋”这一名称并不严谨,现行相关标准也没有“无菌蛋”这一概念。

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生鸡蛋可能降低消化吸收利用效率或引起过敏,甚至带来安全风险,熟制鸡蛋(如炒蛋、煎蛋、煮蛋等)更符合我国消费者食用鸡蛋习惯,更有利于防控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因此,无论是不是所谓的“无菌蛋”,都不建议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或消化能力低下人群生食鸡蛋。(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提 示  网警公布涉汛谣言五种类型

详情: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防汛救灾工作争分夺秒。然而,虚假信息如同“隐形洪水”,在网络空间悄然蔓延,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更扰乱社会秩序。

五种谣言类型

张冠李戴型

通过篡改视频定位、替换背景音等方式,将其他地区的灾害画面伪装成本地事件,造成当地群众恐慌。

旧闻翻炒型

将历史灾害图片或视频修改时间,伪装成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利用公众对汛情的关注度扩散转发,误导救援工作正常开展。

虚构数据型

通过捏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受灾面积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数据,增强谣言信息的“冲击力”,吸引流量、谋取私利。

伪造救援型

虚构“堤防决口”“水库溃坝”等恐怖场景,冒用权威部门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干扰正常救援秩序。

夸大其词型

对确实发生的事件肆意“添油加醋”、将事实无限放大或捏造事件结果以博取眼球、扰乱视听。

三步辨谣守护网络清朗

查来源

认准应急管理部等政府官网、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警惕假冒“防汛指挥部”“新闻媒体”的“高仿号”及营销号、群聊截图等非官方渠道的消息。

验内容

用百度识图或视频反搜工具查验素材真实性。借助“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微信辟谣助手”“全民较真-腾讯新闻”等小程序进行自助验证。

观逻辑

警惕“震惊!”“速转”等情绪煽动性标题,拒绝“数千人失踪”等模糊数据。技术生成内容需有显著标记,引用旧闻必须注明时空背景。(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肖慧芳 发布时间:2025-08-13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