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邻水县聚焦管理机制完善、区域协同共进、服务模式创新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是机制筑基,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新格局。该县以强化部门协同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等11个部门职责,签订《邻水县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2025年,已召开3次联席会议,成功协调解决6起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无缝对接。同时,注重人才培养,采用“实战转化+协同联动”模式,分管领导带头学法,各业务部门通过案例探讨、实战带教提升执法能力。此外,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开展“执法技能比武”,2025年推出8期线上课程,举办2次比武活动,培养20名专业执法人才,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二是协同共进,打造跨区域保护新样板。该县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毗邻地区开展深度合作,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创新推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资源互通—标准统一”协作模式,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数据平台,实现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信息实时互通,2025年共享信息达800余条。与重庆市垫江县、梁平区、长寿区签订《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地理标志促进与保护合作备忘录》,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监管。今年以来,联合开展3次地理标志专项检查,查处1起违规使用地理标志案件,推动地理标志培育与运用,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创新赋能,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新效能。该县积极推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200万元,惠及5家企业,贷款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围绕汽摩制造产业建立协同机制,2025年培育高价值专利5件,相关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2%。搭建专利供需对接平台,与重庆渝北、垫江、长寿等地开展需求对接,推动县内13家企业与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促成4个技术合作项目,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邻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