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文 肖雨杨/图
10月17日,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在成都非遗博览园拉开大幕。届时, 来自86个国家、540余场活动、1100余个非遗项目以及5600余人将共襄盛会。本届非遗节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有哪些板块值得期待?10月16日,记者提前探馆,一个好看、好玩的盛会即将登场。
展会好看又好玩
17日下午,非遗节现场仍在紧张布置。不过各大展馆展品已经琳琅满目。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展厅,河北的铁艺画、剪纸做工精细,贵州的蜡染充满民族风情。山东根据当地考古出土的器物和传统制陶工艺,推出了出土文物风的特色工艺品;四川甘孜的羌族大妈则直接把羌族的织布机搬到现场,织出五彩的棉布。面对丰富的非遗展品,就连现场探馆媒体也开始列购物清单。在中国民族乐器展厅,京胡、尺八等颇为少见的民族乐器已经开始陈列。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民族乐器包括了拉弦、弹拨、吹奏、打击四大类共89项,基诺族奇克、纳西族速古笃等民族乐器此前均极少走出大山。这些乐器不仅将在非遗节上进行展览,每天下午展厅还设计了民族乐器制作和演奏体验活动。在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带领下,市民既可以感知“工匠技艺”的奥妙,也可以体验“吹拉弹打”的演奏乐趣。
在传统印象中,非遗的表达方式无非就是表演或器物展陈。然而本届非遗节却设计了非遗动漫沉浸体验展,以“跨越千年的相遇”为主题,把非遗+动漫进行了当代演绎。记者看到,大约500平方米的展厅被分为了6大板块。进门处的“奇思遗想”以巨幅冰幕构建出了无限镜像的装置空间,大量非遗作品和以非遗为元素设计的文创精品陈列其间。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一个虚拟空间。在“时间之书”板块,24节气展开时间之书,观众只要通过“气味展览”装置,就能闻到麦香、花香。
“本届非遗节非遗项目多,演出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丰富的展品可以让公众买买买,现场还会有20支国际传统艺术表演队伍、44支国内传统艺术表演队伍,每日轮流进行国内外传统艺术表演。值得关注的是,本届非遗节国际展演首次对少数民族节庆进行集中展示,将围绕藏族雪顿节、羌族瓦尔俄足节、彝族火把节、放水节等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展演。
聚集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文旅融合
本届非遗节,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非遗聚力推动文旅融合,是两大展示重点。记者看到,首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首次在非遗节上集中亮相,占据了展览入口处的黄金位置。据介绍,非遗节期间,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将举办主题展览,并举行主题日演出和推介活动,将白龙纸偶、峨眉武术等非遗项目带到观众身边。
步入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厅,面积更是达到了大约5000平方米。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本届非遗节规模最大的展览,下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非遗专题展、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果展、发展天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展三个子展览,将展现联合国、全国各地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多种路径,呈现四川“非遗+扶贫”“非遗+乡村振兴”的非遗新场景。在“非遗扶贫凉山实践”展区,彝族风情的服装和银饰等展品已开始布展。记者了解到,国家文旅部今年2月推动的唯品会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成立,彝族服饰、彝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重点。工作站引进先进设计、加强技艺培训、提升工艺质量,如今已有20款彝绣非遗时尚产品相继开发和上线,带动彝绣绣娘就业增收。在非遗节上,这些扶贫实践的成果将一一进行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非遗节是文旅融合后举办的首届非遗节,因此也将主动探索如何把非遗基因融入旅游。届时,成都将正式推出10条“非遗之旅”旅游线路和40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全省各地28个主题分会场和成都市100余个社区和若干绿道节点、71个非遗传习所、16家非遗优秀实践单位、20所非遗传承基地学校也将与非遗节联动,通过传统节日习俗体验、传统表演艺术展演、传统工艺展示、非遗传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省掀起文旅融合、实践非遗生活美学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