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石小宏
"安全下班,今天郑玉娇老师一个人在里面顶了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因为如果我们中途换人的话,就要多浪费一套防护服!在现在这种物资紧缺的时刻,节约一点是一点啊!辛苦咯!"这是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陈娟汇报给护理部的信息。
发热门诊,工作内容很细,一到岗位就开始配置含氯消毒液,各种擦拭及喷洒,消毒,辅助完成各个标识的粘贴,积极配合完成调度工作,中午换班之后,每个房间的物表和空气的消毒,20几个垃圾桶的垃圾处理,离观病人的床单更换,终末消毒,新病人的信息登记,所有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与登记,留观病人检查工作的协调,隔离病人的饮食起居(烧开水,订饭,跑腿)等等,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让这些普普通通的护士化身成了超人。
他们本不是急诊(发热)护士,但是在疫情来临时,或自愿或受调配,到了发热门诊面对疫情工作,在经过急诊护士长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她(他)们就紧急上了岗,并且用一个医护人员的高标准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用自己肉体凡胎挡在病毒来袭的最前线。
1月29日凌晨,成都室外温度,2度。路灯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大门外设立着一个发热分诊台,一位年轻的男护士头戴帽子、口罩,对着步入院区的病人轻声问道:您好,发热病人请做登记。说话间,还有一些白气从口罩缝隙中溢出。
和他坚守在一起的是一台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当发现有体温超过37.3度的人员后,仪器自动发出报警,随后病人将被直接引导进入独立区域的发热门诊。
1月27日,为进一步落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减少发热病人在院内的行走路径,有效减低院内感染几率,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一步将发热预检分诊台前移至院区大门,坚定的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分诊台的护士叫莫云君,今年31岁,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他的妻子同样也是成都市一所省级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的一名护士,原本小两口准备春节带着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但是从有疫情开始,医院急诊科工作量便开始急速上涨。
使命所在,疫情就是命令,有着8年的急诊工作经验的小莫和他的妻子都主动放弃休假,立马投入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即使下夜班,也在距离医院半小时路程的住所休息,随时听候召唤。他最忙的一天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比起那些奔赴武汉一线的同仁们,他的牺牲算不了什么,临时设置的室外预检分诊台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他的内心感觉到无比坚定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