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安读天下》
每晚20:30—21:00与您相约浩瀚书海,共读经典
“书香广安·全民阅读”
让我们一起用声音
点亮阅读之灯、开启书香之门
我在广安读天下,邀您一起多读书、读好书
陪您畅游书海中的每一段美好时光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我们的思想很大部分来源于书,书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动力,也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但是选对书籍很重要,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位智者谈话,我们能在这一过程中收获许多精神财富,从而找到那把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朋友们,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来吧!
《红岩》选段
孙明霞晶亮的眼波凝视着那张纸片。许多战友早已翻身起来,挤到孙明霞身边。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监视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虽然她们知道今夜那值班看守员是自己人。女室的人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每一次那看守员都把信送到女室,而从未送到其他牢房去。这时,孙明霞一把抓住江姐的手,急切地用耳语般的声音念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呀!同志们,我们的国家成立了!” 激喜的人们,低声欢呼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静一静,听我再念。孙明霞声音更低,人们都屏住呼吸。全世界劳动人民欢欣鼓舞,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万岁,万万岁! 一片欢乐的低呼,打断了孙明霞的朗读。战友们不断轻声喊着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党万岁!的声音,像股热流,汹涌澎湃,激荡着牢房,黑暗中,闪烁着一片晶亮的眼光。 “明霞!”江姐声音激动,招着手,让大家安静,以免惊动敌人。“你快点念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 “一定是北京!”有人抢先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孙明霞的声音,像使人共鸣的琴弦。“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 啊,五星红旗! “江姐!我们也有一面红旗呀!” “把红旗拿出来,马上做成五星红旗。” 火热的目光,都转向江姐。等待着她的意见。 “江姐!”孙明霞急切地恳求着:“我把那面珍藏的红旗拿出来。” “我这里有针,有线。”李青竹也欢乐地赞同着。江姐的心一阵比一阵激动……地下党的来信,在人们手里传阅着。已经读过信的人,又把目光转向牢房深处。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在她临危时,竟没有来得及交给自己的战友,而是在过了好久以后,人们才从她的遗物中找出来的。 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红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 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与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红旗正中,闪现了一颗星,接着,又出现了四颗。 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她不仅理解战友们的兴奋心情,她自己的心境,也和大家一样。但是她在胜利的喜讯中,激动而又冷静,想得很多、很远。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她知道,在越狱和屠杀的斗争中,必须付出多少生命作为代价。这代价,也许首先是自己,也许还有别人,但她宁愿用自己来代替一切战友,为党保存更多的力量。然而,在欢乐的战友们面前,在五星红旗面前,她什么也没有讲。 “江姐!”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带着无限的喜悦,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同志们希望你来宣布胜利的到临,也请你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 “我?”江姐笑着惊问。 “是的,江姐!就是你。”面前激起一阵热情、严肃而又诚恳的声音。 “应该是你。”李青竹等大家稍静之后,说道:“不能辜负同志们对你的信任和尊敬。” “好吧。”江姐双手接过红旗,迎风一抖,五颗晶亮的金星,立刻随着红旗飞舞。江姐高高地亮开红旗,无畏的声音里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 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枷锁,自由地崛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江姐激动的目光,转向李青竹。她发现,李青竹正把监狱之花抱在怀里,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醒来,圆圆的眼儿,正望着欢乐的娘娘们。一阵火热的温暖,冲激着江姐的心,她不禁带着红旗,走向监狱之花。人们的目光,一时都亲切地转向热情迸发的江姐和天真可爱的孩子。 江姐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孩子,心爱的孩子!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江姐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 “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孩子啊,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江姐眼里盈盈地闪动着火热的泪珠。她让孩子的嫩手把红旗抱在胸脯上。又急切地说:“孩子,孩子,你听清我的话了吗?我们多想听见你的回答啊!江姐的脸温存地靠近监狱之花,又低声嘱咐着:不管是狂风暴雨,不管是惊涛骇浪,你们一定要把战斗的旗帜,指向共产主义啊!”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弟弟六岁了,爸爸向特务提出,应当让弟弟去上学。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弟弟每天由特务押着去上课,学习完了,再由特务押回女牢房。 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懂礼貌。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允许,才跨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只有在一旁干着急。 在牢房里,要得到一张纸一支笔,是很不容易的。妈妈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弟弟。弟弟八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他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练习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画。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一十三) |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一十二)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一十一)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稳致远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一十)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零九) |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加强党对协商民主的领导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零八) |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深刻把握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点工作
《我在广安读未来》(一百零七) |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