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实现小平家乡人民的大学梦?继12月15日带队走访重庆部分高校后,12月23日,市委书记李建勤再次带队前往重庆,分别与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林,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李志雄和党委副书记、校长孙芳城座谈,共谋服务国家战略新举措,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西进”等重大机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川东北教育高地,但广安仅有一所职业高校,办一所本科院校、办更多大学,是460万广安人民的迫切期盼。围绕共建校区、决策咨询智库合作、校际合作、产业合作、干部人才交流培训、生源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事项,我市在对接洽谈中分别向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表达主要合作构想。深化校地合作特别是在广安建大学、建研究院的构想得到了重庆两所高校的积极回应。
李建勤在座谈中用“一个大战略、一次大机遇,谋划大发展”介绍了广安有关情况。他说,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广安迎来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当前,广安正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小平故里和紧邻重庆两大比较优势,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携手重庆市渝北区共建川渝高竹新区,打造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省域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产城景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高校是文化的基础,深化校地合作正当其时、正逢其势……”李建勤认为,当前,校地合作既迎来了战略机遇,又具备政策支撑,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基础牢固。希望校地双方深化交流对接,聚焦合作重点,进一步论证合作事项,推动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延伸,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广安提出开展共建校区的构想,与重庆工商大学拓展校园规模、提升办学质量的想法不谋而合。该校党委书记李志雄介绍道,目前,重庆工商大学有5个校区,比较分散,主校区不是很大,且现有5个校区面积不能满足办学规模需要,不利于学校资源整合和校园文化培育,对学科建设也有影响,所以亟需建新校区。广安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谋划“十四五”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各项工作抓得实、抓得紧、抓出了成效,特别是与渝北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定位高、立意新、发展快,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奠定了基础。重庆工商大学有空间布局拓展的刚需,有办学规模较大的支撑,加上恰逢国家战略布局的时机,在川渝高竹新区合作共建新校区,既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支撑,又能满足校地双方当前各自的发展需求,加上与渝北区距离近且未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相信在那边办学也符合师生的愿望,对重庆工商大学来说意义非凡,将为学校腾飞插上翅膀。他表示,重庆工商大学愿与广安一道,抓住共建校区这一核心,共同组建专班细化方案,推动校地合作落地落实。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林表示,广安与重庆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深化校地合作空间巨大、合作前景令人振奋。就与广安深化校地合作,李林表示,学校将主动抢抓机遇,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担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发展的使命,双方可以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的例子,在川渝高竹新区办研究院。此外,双方还可以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协作、建立创新中心、实习基地、互派干部挂职等方面开展合作。希望校地双方进一步细化实化合作项目,制定合作路线图,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
听完李林、李志雄的发言,李建勤表示,我们双方有意愿、有需求、也有条件,下来后需要进一步论证,双方具备哪些条件,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把问题细化,一个一个解决。李建勤还邀请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领导下周到川渝高竹新区实地考察,进一步商讨合作事宜。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光洪,副校长陈前斌;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宋豫,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兴述、赵骅等分别参加座谈会。市领导洪丽、陈捷,以及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主任刘章权参加上述活动。
张彤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 集聚优秀人才 激发创新活力 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支撑高质量发展 刘襄渝出席
张彤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 坚定信心 优化环境 强化服务 一以贯之推进政企双向奔赴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有关会议文件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张彤主持并讲话 刘襄渝出席 甘用德列席 陈伟出席
张彤在市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强调 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刘襄渝甘用德陈伟参加
广安市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张彤马奎分别致辞并见证签约
张彤主持召开市委进一步研究部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题会时强调 力度不减 尺度不松 标准不降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
张彤带队到邻水县调研时强调 纵深推进集中整治解难题出实效 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见变化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