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 世界城市的“双机场”机遇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大数据告诉你 世界城市的“双机场”机遇)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满月”了。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有近200架次航班在这座4F级的新机场起降,倘若再算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每天有超过1200架次航班飞抵或离开成都。

“双国际机场”,于一座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它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变化?它将如何深刻影响城市参与全球竞争?我们依据世界城市权威榜单,从73座Beta+以上城市中梳理出16座双机场城市,通过分析人口、GDP等数据,试图解开城市发展与机场建设的内在关联。

世界城市的标配

“过去是城市的机场,如今是机场的城市。”全球空港经济之父约翰·卡萨达的这句话,道出了基于航空枢纽的布局,城市所能够收获的巨大发展空间。全球约有60座城市拥有2个及以上民用机场,而“双国际机场”几乎成为世界城市的“标配”。

GaWC被公认为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榜单,通过考察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全球网络,衡量城市的全球连通性和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融入度,并以此定位世界城市。GaWC《世界城市名册》中,城市被划分为Alpha,Beta,Gamma,Sufficiency(+/-)四个等级(即:全球一二三四线)。

根据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20》,排名在Beta+(二线强城市)及以上的73座城市中,29座城市拥有“双机场”,占比约40%,包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

研究这份榜单,可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越是全球一线城市,“双机场”占比越高。

道理不难理解。在全球化的当下,信息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而机场作为城市间的瞬时连接网络,无疑是城市竞争中硬件设施建设的最优选择。作为排名第一的世界城市,伦敦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4个旅客吞吐量超千万机场的城市。

城市的选择也证明了这一点。排名在Alpha(全球第十)的悉尼,当前正在修建第二座国际机场——西悉尼机场,预计将于2026年启用。预计该机场最初每年承载约500万人次的客流量,并在2031年左右达到1000万人次,届时将创造近2.8万个就业机会。

机场背后的城市能级

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将机场比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数据,每100万旅客可以为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收益,每新增一个航班将增加750个工作岗位。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航空枢纽的竞争,正成为城市竞争的“主战场”。

在上述29座“双机场”城市中,以4F级机场为基准,筛选出16座城市,通过人口、GDP以及机场生产的三大主要指标(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解析机场背后的城市能级。

先看人口。城市发展是“人”的发展,也是城市能级最直观的表征。上榜的三大中国城市,上海、北京、成都的常住人口都突破了2000万。其中,成都是中国第四个迈入“2000万人口俱乐部”的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认为,在全国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大趋势下,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体现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巨大潜能。

再看GDP。这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要想高质量,就要上民航。”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用这句话形容航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机场正从传统的“运输枢纽”向“价值枢纽”转换。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上海。随着浦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2019年,浦东国际机场所在的浦东新区,单位土地面积完成GDP10.52亿元,与纽约、伦敦和香港属于同一量级。

最后来看机场生产的三大主要指标,它们综合反映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从榜单来看,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的城市分别是伦敦、纽约、东京、上海、巴黎、北京、曼谷。

资料显示,2018年、201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连续两年旅客吞吐量破亿,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担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双机场”无疑让北京距离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更进一步。

另一个例子是成都。2018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中国内地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投用,背后实际上正是成都联通世界的直观需求,将给成都带来更大程度的开放和更高能级的跃升。

内陆城市的全球突围

“机场就是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认为,对于内陆城市而言,机场将是它参与全球竞争的唯一途径。不沿江、不靠海的城市,拥有了通往世界市场最快捷的通道。

在16座城市中,美国华盛顿和中国成都同属于内陆城市。此外,同样拥有“双机场”的德国法兰克福也是内陆城市。

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法兰克福机场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与航班运营相关的所有服务,还包括机场零售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法兰克福机场附近还打造了两个新兴项目,一个是航空高级综合体“空中广场”,另一个则是复合型空港门户商务区“盖特威花园”。其周边还聚集着欧洲闻名的化学与医药工业区。法兰克福航空城因此成为德国金融业和高科技业的象征,为法兰克福贡献了超过20%的GDP和就业机会。

随着机场、铁路、地铁等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快速完善,传统的空港经济区正在向“空港城市”加速演进,这也将成为内陆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以成都为例,从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看,它既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处于欧洲——澳洲、南亚东南亚——北美的国际航路交叉点上,而且有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持,其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将有力支撑成都在世界城市竞争中的突围。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远期规划中,机场将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根据《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190万吨。若实现了规划中的数字,届时成都的年旅客吞吐量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番,比肩巴黎、东京、上海。

当下,摆在成都面前的挑战是,如何实现“一市两场”的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以及如何更好地融入双循环,重构中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答好这两道题,成都将成为世界城市行列中的又一颗新星。


编辑:付弋 发布时间:2021-07-28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