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里的四川脉动⑩丨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来源:川观新闻
(原标题:数据里的四川脉动⑩丨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四川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富集,人文底蕴深厚。五年来,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成就斐然,文化产业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构建起了全国战线最长、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5月17日,省统计局发布分析报告,对五年来四川文化领域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看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

从文化经济总量看,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037.13亿元,比2016年增长53.9%,年均增长11.4%,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4.02%提高到2020年的4.2%,提高0.18个百分点。2016—2020年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从文化产业体系来看,文化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2020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68.6%,比2016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20年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实现增加值1430.1亿元,增长58.5%,年均增长12.2%,增速比整个文化产业高0.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增加值占整个文化产业的比重为70.2%,提高2个百分点。

从文化市场主体来看,2021年末,全省规上文化企业2228家,比2016年增长44.4%;企业资产总计6877.6亿元,增长117.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38.6亿元,增长79.2%;2021年企业资产和年营收突破“双百亿”的企业达到6家。

随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逐步成为驱动产业发展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规上文化企业达到188个,实现营业收入10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收的21.9%。

此外,文化产业集群趋势也愈加明显。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5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

看基础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提升

五年来,四川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了全国战线最长、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21年末,共有博物馆263个,比2016年增加24个;公共图书馆207个,增加4个;文化馆206个,综合文化站4089个。

在广播影视传播方面,基本实现全省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广播全覆盖。2021年,全省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2%,比2016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6%,提高1.3个百分点。

在新闻出版方面,巴蜀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2021年,全年出版图书14680种,出版量39721万册;出版地方报纸78种,出版量98318万份;出版期刊354种,出版量5084.5万册;录像制品88种,电子出版物658种,各种出版物及出版量均列全国第一梯队。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截至2021年末,全省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333个,省级传统村落104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11项。其中,三星堆商代遗址和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双双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此外,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6%,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3.4%。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龙治伟 发布时间:2022-05-18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