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来源:广安新闻网
(原标题:前锋区:“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image.png

图为前锋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米成带队到智能防盗门产业园实地督导复工复产情况(游豪 摄)

万物复苏必有时,疫去安来皆可期。5月30日,广安市前锋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走进前锋区轻纺产业孵化园的鸿美嘉服饰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员工们正忙着操作全自动服装智能化传输系统,一件件成品衣物通过该系统顺利下线。

在鸿美嘉董事长周泽洪看来,目前,公司各条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如此顺利稳定地开工生产,既得益于“六稳”“六保”政策和前锋区“一企一策一专班”工作机制的支持,也离不开区纪委监委的精准护航。“区纪委监委的同志是我们公司的常客,帮我们协调解决了项目推动等很多燃眉之急。”周泽洪说。

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立规矩、严纪律、强监督、全服务,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前锋奋起“二次创业”提供坚强纪法保障,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专项整治营造干净干事氛围

政商关系更“亲”更“清 

“前锋区纪委监委驻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波违规高利转贷、挪用公款从事营利活动,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区园林管理所干部蒋兴勇违规承接项目工程,受到撤职处分……”日前,前锋区纪委监委通报了一批在“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整治”中查处的典型案例,提醒党员干部在政商交往中守好原则底线。

开展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整治,深入厘清政商交往定位,是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干净干事创业氛围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政商交往‘亲而不清’导致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是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重要形式,腐败和作风问题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索明介绍道,2021年10月以来,前锋区委、区纪委高度重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相关工作,全面系统安排部署,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严肃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进集中清理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走深走实,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本人郑重承诺: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坚决不违规从事和参与经营性活动······”整治期间,全区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村(社区)干部开展对照检视,对照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填写《广安市前锋区国家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自查表》和签订《不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承诺书》4600余份,共组织分层分级谈心谈话2轮9200余人次,督促自查问题126个,57名干部职工主动说清问题。对限期内未主动说清问题,以及避重就轻、隐瞒不报、欺骗组织、拒不纠正的,一经查实,从严从重查处。截至目前,共处置问题线索4件,立案4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起。

此外,为深化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该区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广安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印发《前锋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划分政商交往边界,引导党员干部在政商交往中讲规矩、守底线、强作为。对影响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推动制定《关于建立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机制的通知》等6项制度文件,不断健全动态监管办法和常态化以案促改机制。

服务企业“排头兵”

干部作风更“实”更“硬”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务实高效的干部作风”。

前锋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内,秩序井然。企业开办手续环节压缩至1个工作日,“最多跑一次”实现全覆盖,审批事项当天办结发证率达90%以上,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为100%······。

企业快速落地的背后,是干部能力作风转型、营商环境提升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一系列作风整治措施在前锋区渐次推开。

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乱纪律作风整顿行动,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亮剑。对全区党员干部逐一进行作风体检,重点整顿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规矩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常态长效监督干部转变作风、职能部门落实政策情况,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已开展2轮督查,发现并解决7个阻碍发展的难题。

针对一些办事窗口“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前锋区开展“窗口腐败”问题专项监督,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发现和纠正“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勾结“黑中介”牟利和靠山吃山、吃拿卡要、钱权交易、滥用职权等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以及群众观念淡漠、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21个;督促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财政局等15个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为项目顺利推进营造优质环境。

开展“三个一”活动,强化部门服务意识。督促开展发放一封公开信、开通一部作风电话、进行一次公开承诺,向民营企业家发放《致全区民营企业的一封信》,在政府门户网、“清廉前锋”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公开信访举报电话,鼓励民营经济工作者积极参与监督,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工作力度,有力解决了一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今年以来,该区检控类信访举报同比下降56.52%,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前锋工业园区的四川中亨鞋业公司总经理唐万雄介绍,企业入驻前锋至今,明显感受到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会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宣传政策、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干好“监督员” 做好“服务员”

营商环境更“好”更“优”

当前,前锋区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有序恢复。自按下企业复工复产“快进键”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快速跟进,在抓好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的同时,紧盯企业复工复产重点环节,深入相关职能部门、下沉企业一线跟进监督,确保全区疫情防控有力、复工复产有序。

“目前是否全面复工?”“订单量怎么样?”“发展中有哪些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6月1日,前锋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米成带队来到智能防盗门产业园,实地督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复工复产、防疫指导服务等方面措施的落实情况。

一场以上率下的党员干部包保责任服务企业活动,正在前锋区全面铺开:

结合“人民阅卷·广安行动”,督促职能部门深入落实“1+N”包联,70名干部包联服务全区181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深入了解企业项目建设、产品研发、人才需求等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些企业反映,经营受疫情冲击较大,融资贷款困难。纪检监察干部既当“监督员”的同时,又当“服务员”,积极向企业宣传减税降费、减租减息等扶持政策,并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兑现相关政策措施;全力协调开展“园保贷”“助保贷”业务,有效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和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一些企业提出用工难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督促人社部门联合企业组织人才招引活动,通过“线上直播招、线下岗位送”等形式落实人才政策措施,同时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送政策、解难题;全渠道受理、全链条跟进……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定期走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收集并帮助解决融资难、用工难、销路窄等突出问题36个,协调办理或政策解释6个,积极为民营企业解难事、办实事,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清风”徐来,引凤来栖。当前,前锋区93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吹响复产“冲锋号”,不仅各企业发展信心更加坚定,也增强着市场对前锋的投资信心。今年以来,前锋区新引进项目24个,合同投资53.25亿元,同比增长26%。(周美宏)


编辑:邓勇 发布时间:2022-06-08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