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男,中共党员,1981年参军入伍,1995年转业到武胜县税务系统工作。41年来,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税务系统,他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作风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无私的爱心生动诠释了一位普通退役军人无私奉献、迎难而上、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宝贵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四川好人”“2020‘感动广安’人物称号”“广安市道德模范” 等荣誉称号。
践行从军誓言
无偿献血传大爱
1981年,张云参军来到部队,在公众对无偿献血还没有深刻认识的时候,张云积极响应部队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活动。正是这次无偿献血的经历让他看到血液从自己身上流进透明的袋子,将使另一个人获得新生,心头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快乐感和自豪感。自此他成为了一名忠实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在部队,张云这一献就是十几年,每年献血1次,从未间断。1995年到税务部门工作后,他仍不忘献血,有时每年甚至献血2次,直至目前,张云累计无偿献血已达14000余毫升。
国家规定55岁是最高献血年龄,张云却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当兵时我就对着军旗发誓: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现在只要我的身体还符合献血标准,我就会一直献下去的,捐出一份热血,奉献一片爱心,践行从军誓言!”直至退休,他始终坚守着他的誓言和承诺,自愿无偿献血四十年,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回馈社会,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现军人担当
迎难而上做表率
转业到税务系统后,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张云提着一股军人永不服输、永不畏难的勇气,向着税收政策理论发起了冲锋。他把工作台变成主战场,把工作间当成学习室,记笔记、抄讲义、听课件,常常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正是这种勤奋好学、敢于钻研的“钉钉子”精神,使他成为武胜甚至广安税务系统公认的业务好手。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武胜县税务局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派员参加城北社区疫情防控值守工作。当县局值守社区人员安排表公布后,没看到自己名字的张云马上打电话向局领导请缨,在得知局领导考虑到其年龄较大,加之其儿媳已安排值守,就没有再安排他参加的情况之后,他当即表示:“我参加这次社区值守有两大优势:一是我军人出身,又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我理应冲锋在前!二是我从小在县局负责的那个社区长大,人熟地熟,好开展工作。”
截至疫情防控值守工作结束,张云累计值守超过4700小时,平均每天值守超过10小时,主动帮助同事值守夜班14晚;累计劝导未戴口罩人员285人次,劝离聚集人群37起,进门入户排查367户,为小区居民提供代购、托管服务108次,得到小区居民一致好评。新冠肺炎疫情稍微缓解,他又冲锋在支持纳税人复工复产路上。急纳税人所急,为企业纾困解难,张云与同事一道通过短信、微信、税务“钉钉”推送政策,组织开展“钉钉”群直播讲解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复工复产优惠政策,协助纳税人用足、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并积极联系银行,帮助纳税人办理纳税信用贷款。截至4月底,他累计辅导纳税人减免税费516.36万元,协助46户纳税人办理贷款3647万元,为促进纳税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守军人作风
见义勇为扬正气
2020年2月16日晚上10点,张云结束了连续七天的夜班值守,和前来轮班的同事在社区防控点进行了交接。天气预报显示,当晚会有一次大幅度降温的寒潮天气,在叮嘱完同事注意保暖之后,他驾车送一同值班的同事回家。途径滨江路半岛酒店时,看见一位50多岁的妇女坐在路边嚎啕大哭,他下意识地停车询问,当得知其儿子跳江轻生后,他马上冲下车向江边奔去,边跑边拨打110,告知警察事件发生地点后,他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江中乱石凌厉,暗流涌动,他不顾一切地向轻生男子奋力游去,在将轻生男子救上岸之后,见该男子没有生命危险,他又返回车上拿来自己值夜班时用的毛毯,迅速脱掉轻生男子的湿衣裤披在其身上,而他自己就湿淋淋地蹲在旁边,和轻生男子的家人一起劝慰开导,直到将轻生男子扶上随后赶来的警车。
“云哥,我听你们游泳协会的朋友说刚刚那人跳江的地方底下乱石多,水流紊乱,你们协会的人都会避开那里,你难道不知道吗?”同事在车上心有余悸,张云笑道:“我当时就只想到救人,没想那么多,再说我既是一个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今天不下去救人,我会自责一辈子。”
熟悉张云的人都知道,他的义举并不是心血来潮,刻在骨子里的是一股军人的正义之气。2010年6月,一群街头混混手持砍刀棍棒正在追砍一位中年男子,男子走投无路,逃到了税务局单位大院。当时张云见状,立即挺身而出,大喝一声:“你们要干啥子!”张云的突然怒吼让这群混混顿生恐惧,经过几分钟的对峙,对方不得不放弃,转身离开,张云凭借一身军人的正气成功阻止了一起恶性事件。
牢记鱼水深情
助人为乐暖人心
军民鱼水情深,当了十几年兵的张云对此铭记于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扶危济困成了他内化于心的“潜意识”。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云到武胜县街子镇出差,偶然间听到旁人说起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农村小女孩,由于父亲被判刑,母亲离家出走,跟着年近七旬的老奶奶生活,祖孙俩除了一亩三分地,并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女孩即将面临辍学的问题。张云几经打听找到这个女孩的家,在了解情况后当场拿出1200元现金给女孩,鼓励她一定要战胜困难,好好学习。
做一次好事容易,最难得的是将好事做到底。就这样连续7年,每年他都会在女孩放假的时间买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进行家访,了解女孩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她努力学习,以后多为社会做贡献,每次临走时他都会为女孩留下1200元生活费。7年来他给这位女孩捐助的钱、物已超过万元,在他的支持鼓励下,这个女孩顺利地考入高中、大学。
2015年,脱贫攻坚战伊始,他就主动申请去担任驻村干部,由于工作原因,组织未同意他的申请,但他从未放下扶贫工作,从2015年开始辗转2个村6户固定帮扶对象,“五帮四包” 34户。由于周一至周五无法抽出时间下村开展帮扶工作,他就坚持周六和周日及节假日到户开展工作,与帮扶对象“打成一片”,亲如一家,共同商讨脱贫办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助解决入户公路2公里、便民路0.6公里,改造房屋3座;私人出资1万余元为帮扶对象购买建材修建厨房和改善生活生产用水,帮助帮扶对象在劳动能力范围内开展土鸡养殖,2019年他的帮扶对象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近9000元。
不仅如此,每每看到那些特别贫困的家庭,张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在他老家清平有一位叫罗德才的老人,老弱多病,家里特别贫困,张云每次路过他的家,都会去看望,并送上300元到500元的现金和衣服被褥等,让老人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还有一位身患白内障的老人,因为家里只有年迈的老两口儿,行动极不方便,张云又主动找上门,帮忙联系县医院医生,将其送到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让老人重见了光明,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张云说:“感谢党和军队对我的培养,我将坚守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党员本色,将好事一直做下去!”
来源: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