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四川发展。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如何把高谋划的作战图变成拼实干的施工图?今天聚焦各地如何真抓实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开梁高速(四川境)项目明月山隧道进口建设现场,施工队伍正有序开展作业。作为川渝首次联合开工建设的省际高速公路,开梁高速已进入全线施工阶段,年底可实现单洞贯通。
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规划的五条高速之一,建成后将辐射开江县、达川区及重庆市梁平区20多个乡镇,极大地改善沿线地区交通环境,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物流保障。
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 刘伟:聚焦万达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聚焦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以万达开区域带动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形成川渝地区东北部新的核心增长极。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总牵引。达州锚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目标,不但加速打通交通梗阻,密织交通网络,还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夯实了县域经济的底部支撑。就在昨天(24日),中顺洁柔浆纸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动工仪式在渠县李渡工业园区举行。项目总投资约83.67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4亿元,增加就业2200余人,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
产业稳了,经济的基本盘就稳了。和达州相邻的南充,就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中心的目标。
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范雪峰:区域制造中心就是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突破、向集群化迈进、向数字化转型,实现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成为吸纳各种人才、技术、资源和要素的主战场。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夯实产业之基。目前,南充全市已经形成了汽车汽配产业、丝纺服装产业、食品饮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多个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真正将经济发展的大梁挑起来,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就将逐步缩小。
为加快中国绿色硅谷建设,乐山市配套出台了“光伏22条”“招商引资30条”等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减免补贴企业各项费用3.5亿元。今年1—5月,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217.7亿元,同比增长388.6%。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离不开人才集聚与智库共享。在宜宾,就聚焦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先后引进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大学等落地办学高校10所,院士工作站2个、产研院12家。下一步,宜宾还将继续加强相关方面的平台打造,服务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 蔡乐才:发挥好教师人才队伍的作用。我们宜宾学院在去年组建了300人的博士专家团队,分别派往了宜宾市的七县三区,对宜宾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同时)继续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
基础提升、产业夯实、制度突破、协作共享,全省一盘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成为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省各地高位谋划,全力推进的重要任务之一。
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 陶剑锋: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支持壮大发展主干、做强次级支撑和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各片区重点任务清单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省内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