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筑牢健康防线 赓续前行提升服务能力——邻水县以医药卫生集成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来源: 健康广安
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直面群众,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邻水县以医药卫生集成改革为抓手,勇于下深水、破坚冰、见实效,打通全县医疗卫生健康系统“微循环”,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找准定位,健全体系,夯实基层“硬实力”。坚定政府办医责任,认真落实县域医疗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等职责任务。严格按照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要求,积极构建县委县政府主导、成员单位联动、牵头医院协同发力的医共体管理体制,形成邻水县人民医院指导城南、柑子、兴仁、丰禾、石永五个片区,邻水县中医医院指导九龙、城北、合流、坛同、袁市五个片区的全覆盖格局。建立健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人员培训机制,推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截至目前,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累计收治医共体成员单位上转病人7460余人,下转到镇(中心)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8500余人,开展远程会诊8278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524例,培训医务人员4500余人。深入开展预约挂号、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病历应用信息化建设,指导邻水县人民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创建,目前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已分别达4级、3级评审标准,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实现门诊缴费、诊间支付、报告查询、智能导诊等便民服务。


二、共建共享,协同联动,提档升级“医联体”。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深化渝邻医联体建设,通过下派业务骨干任职、定期派员轮流坐诊、帮助拓展业务范围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2021年4月邻水县人民医院与重医附二院、2023年2月邻水县中医医院与重大附属肿瘤医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增挂邻水分院牌子,正式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关系,合作开展教学查房280余次、主持MDT会诊231次、人才培养(师带徒)350余人,“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及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系统”成功搭建并常态运行。加强与重庆渝北、垫江、长寿等地传染病等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及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联动共享预警信息48次。今年2月,成功承办川渝医疗管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3月,同渝北区签订“疾病防控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4月,“广邻蓥·长垫梁”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普法执法,渝邻卫生健康合作、同城融圈进一步走深走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优化服务,抓实保障,提升群众“满意度”。统筹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按照“县级强、乡级稳、村级活、上下联、信息通”的总体思路,全面优化镇村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消除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全县共有标准化镇(中心)卫生院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卫生室253个,全面建成城镇15分钟、镇村30分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圈。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持续开展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不断规范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共核定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1043个,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256人、全科医生188人。成功打造丰禾镇中心卫生院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7个镇卫生院基本达标。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率先推进“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65个,全县253个行政村和82个社区“村医通”实现全覆盖配备,2022年有效签约43.31万人,覆盖率61.18%。健全完善门诊就诊、社区巡诊、电话随访和远程医疗24小时工作机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90.8%,群众满意度92.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深化改革,创新治理,打好要素“保卫战”。深入贯彻落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扎实开展药械品种报量、合同签订、货款预付和使用监测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组织完成七批药品集采报量,及时准确报量药品353类461个品规。同时,加强非平台采购行为日常监管,明确中选产品使用率不低于50%,将中选产品使用情况与医保信用体系挂钩。有序推进货款资金流、订单信息流、货物物流“三流合一”药械招采平台上线,确保本年底在线支付率达60%以上。深入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优化DRG特病单议规则,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已纳入DRG支付范围,2022—2023年3月结算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DRG预付费用2.06亿元。健全落实保障,制发《邻水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建立以“岗位技术职称、服务质量、工作量绩效”为主的综合考核分配制度,确保优劳优待;严格落实《邻水县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以来为1100余名离岗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助320余万元。


五、医防融合,突出特色,当好健康“守门人”。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数字赋能行动,扎实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慢性病管理监测、传染病信息报告、死因监测质量提升“四大”行动,高质量完成5个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地方病医防协同、艾滋病“三线一网底”防治等工作体系,完善专家会商、信息通报、调研指导等制度机制,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三线”工作例会5次,互通共享相关信息。持续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建成投用P2+实验室3个、P2实验室4个。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先后派遣20余人到重庆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134人,占医药人员总数的26.48%,24个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规范建立中医馆,能严格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中医药技术方法。


图片

图片




编辑:王丹 发布时间:2023-06-28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